
复盘没做好,设计多少交易系统都是白搭
复盘是什么?一个演练工具。就像螺丝刀一样,用的人不一定懂力学,也不是都只拿来拧螺丝。复盘有没有做好,决定了人使用交易系统的结果,而检验系统和复核行情是复盘比较常见的作用。复盘是完整交易设计里的重要环节。有多重要?机械中的齿轮。重要性不再赘述,但关键的地方必须指出,尤其是新手交易员。1、归纳修正复盘就像做一个理论实验的验证阶段,在一段过程中,例如某一货币、某一时间范围内,切记不要随时变动你的策略原始设计,策略设计的不同版本需要区别记录,复盘的交易记录也要区分开来,用EXCEL表格对比交易的效果差异。同理,多个修改版本也应该进行分析。分析方向针对几个数据:资金曲线、平均盈利点数、事件性行情适应性、

【2月社区大赏】四年一遇的一个月
今年的2月很特别
要知道像2.29这样的日子
每隔四年才会出现一次
我们从宇宙中偷了24个小时
所以你在Followme怎样度过这个2月的呢?
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通过大数据的视角
一起来看2月社区大赏,盘点社区之“最”。
社区最活跃奖
其中的话痨选手:
@战胜一切 @若尘苏 @天道無易
大评论家:@阳阳 ——3279条评论
点赞狂魔:@孤狼王者 点赞量——8509个赞
希望大家在社区踊跃发言,热情认可他人,喜欢交流,共建和谐社区。毕竟正所谓社区是我家,和谐靠大家~希望我们互相学习,一路向钱。
社区达人奖
获奖名单:@Zoro跑跑 @孤狼王者 @HYA666
这个榜代表着在社区的影响力

想找直接判断方向的指标?且慢……
“你用指标判断方向吗?” “我不用”。 “我也不用。” “谁把判断方向交给指标。” “能判断出方向的叫指标吗?” “瞎整!” 交易员的成长中有一个阶段,为了找到方向判断,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但凡带有线条或者区间划分的指标工具,都忍不住拿来猜猜画画,有毅力的还会复个盘。 复了盘总算知道个大概,就怕没复盘,猜画自洽完就实盘开干。 网上能找到布林带突破、多均线突破,应该是大多数人必经的第一步,充当了熟悉交易流程和复盘训练的陪练手法。 常用指标自然不能让人满意,能及时发现是方法问题的交易员,总比其他人跑得更快。 可是,无论哪个领域,总有人喜欢死磕,片面理解“努力对等回报”,变成了“大力出奇迹”的臆



波浪理论 – 浓缩基础篇
序 很多古典理论都有这样那样的吐槽点,但让我想到要去写波浪理论的原因竟然是突然发现到一个现象:学习波浪理论的新手交易员几乎没怎么交流过,他们给自己的数浪技巧设立因人而异的标准,相较于交流,更愿意埋头复盘数浪。 好家伙,现在新手都这么牛了?细问之下才发现,复盘半年就真只是复盘,实盘碰都没有碰。 普天之下,只怕没有哪一种交易技术的学习群体会像波浪理论一样,同时存在沉迷复盘难以自拔与个体技术标准不统一的现象。 有人会说,哎,学缠论不也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吗?学习缠论的群体表现有点相似,但细分又属于另一种情况,这里就不跨话题展开了。 但如果波浪理论只有沉迷复盘和千人千浪,那这个技术体系只会为人诟病,而不




对于每天交易情绪的碰撞,反的不是人性
“用什么方法赚回来的钱,它就能怎么亏出去。” 这句话很像对赌徒的教育,但我认为对交易方法是有特别的警惕意义。这句话影响着我们团队从纯量化策略自动化交易,到量化策略手动执行的过渡。 经历有一定时日,就避免不了被环境所影响。当你稳打稳扎学习趋势交易时,身边总有拿着马丁或者靠重仓交易的朋友,像飞车党一样疾风飞驰,账户短期翻倍,那模样可快活了。如果不是马上就看到他们“撞车”了,我怕在早期都忍不住跟上去。 我当然明白马丁、重仓策略之流能实现短期目标,也能更好地让我找到客户。但我也很清楚,拿自己的钱去赌怎么玩都可以,当客户期望被损耗,对自己能不能在这个行业走下去影响非常大。 年轻的时候只是隐约觉得应该这么
- 牛魔王2021 :马丁是大概率挂的,账户就算不死,也是蹦极一样刺激,侥幸一次挣钱,下次再也不敢了。
真的是马斯克让你在比特币上亏钱吗?
比特币虽有币之名,却无币之实(国家信用)。拿着数字去炒卖,即使平台不跑路,空头风险乱串的环境下,大概就等于天天都是美国大选,而你拿着美股。 马斯克无疑在比特币上赚了钱(顺利割韭菜),而他的角色更多的时候是暴风中的旗帜,是风让他起舞,而不是他产生了风。在我的印象中,过去有非常多的金融圈人士在公开场合为数字货币站台,他们所谓的“看重数字货币”,会没有利益关系吗? 这里面,被平台背景的、有模式背景的、有技术业务背景……不唱好数字货币,又怎么能打动观众忐忑而欲动的投机心呢?反正都是个人的意见,某期货公司技术总监,演讲期间自己账户拿着十个八个币,但公司的业务对比特币碰都不碰,说的全都是没风险的话。 而你
“胜率陷阱”是怎么回事?
很多交易手法,尤其是EA类,把胜率看得很重。因为经过规则筛选后的交易次数会大幅下降,胜率如果过低,会引起收益不稳定。 乍一看,是这么回事,但其实已经进入了“胜率陷阱”。 依赖胜率的策略,规则重心在进场前的判断,持仓的不确定因素变成了负面的影响,促使交易员为了减低风险而缩短持仓时间。经过统计,持仓时间越短,行情波动的幅度更低,从而让每次交易的成本比例更高。 成本比例高的前提下,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润金额,就只能“薄利多销”——做更多的交易。周而复始,形成了“胜率陷阱”的闭环。 我总结了一些成功交易员分享给我的心得: 1、交易系统的执行权重要比人更大,所以交易系统应具备逻辑判断的厚度和完整性 2、当市
- 紫i风铃 :很多人搞EA其实自己都明白,那些技术分析根本提高不了胜率。所以几乎全部EA都是要走马丁
方向的复杂性与策略组合
思路清晰的交易者,心里面对于交易策略的逻辑细节应该是要相当理解的。 《老子》里提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清楚了解外部环境(行情变化与可能性),以及了解自己(情绪、压力、心态、能力)。而交易策略,离不开趋势、震荡、网格马丁,作为使用者,应该在复盘已经检验过,策略是否出现过两头开单的情况。 一般出现两头开单,趋势只存在大小周期双线作战的时候会出现,但要是抓大行情,基本方向是不会相反的。 震荡交易双向持仓是很常见的,但也不存在同时开仓,如果震荡交易出现双向开仓,建议还是检查一下策略逻辑和实际执行是否一致。 至于网格马丁,两边开仓的设置就很常见了,无非就是不愿意错过交易频率。另外还有对冲类的,多货币

Pull-up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