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A股中长期的三类“稀缺”资产

· Views 34

本周市场底部区域,我们聊一聊攻守兼备的3类“稀缺”资产的投资机会:

(1)24年供给过剩,部分供给收缩的周期股具备“稀缺”属性;

(2) “硬科技”转型升级需要“新型举国体制”的财政补贴,国企垄断生产要素的价值重估(中特估)也具备“稀缺”属性;

(3)美国主导全球“再工业化”,加剧传统制造供给过剩,但中国潜在被卡脖子的“硬科技”先进制造的“稀缺”属性,进一步得到强化。

具体来看,我们的核心逻辑如下——

第一,投资者不见兔子不撒鹰,在地产“托底型稳增长”政策彻底明朗之 前,继续布局攻守兼备的3类“稀缺”资产。

第二,供给约束(部分周期):“供需缺口”时代已经远去,但24年仍有部分供给收缩的周期品:煤炭/炼化/油气开采/消费建材/普钢/军工/轨交。

第三,行政约束(中特估):“要素重估”时代即将经开启,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型举国体制”下的国企垄断生产要素(泛公用事业)的价值重估。

第四,技术约束(硬科技):传统制造产能过剩,先进制造具备“稀缺性”,关注政府引导基金参与的半导体/医药生物/高端制造等领域。

第五,金融高质量慢牛起点,攻守兼备的3类“稀缺”资产,同时具备短期和中长期的配置价值。

1 投资者不见兔子不撒鹰,在地产“托底型稳增长”政策彻底明朗之前,继续布局攻守兼备的 3 类“稀缺”资产

11 月中旬市场调整以来,周期股获得较为明显的超额收益,基本符合我们近期的判断:A股的主要矛盾从海外转向国内,现金流量表困局正在驱动政策转向 “房企纾困”。我们既不能低估“房住不炒”的政策定力,但也不能低估“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决心:二手房价格快速回落,已经开始拖累一手房价格,如果任其发酵的话,当前房企的现金流量表困局,很有可能恶化成资产负债表塌陷的系统性风险。不过,当前投资者对地产链“稳增长”政策预期仍有分歧,供给约束/行政约束/技术约束的3类“稀缺”资产,可以引领市场的“抱团”方向。

A股中长期的三类“稀缺”资产

2 供给约束(部分周期):“供需缺口”时代已经远去,但24年仍有部分供给收缩的周期品:煤炭/炼化/油气开采/消费建材/普钢/军工/轨交

我们在 12.21《产能过剩?一招破局!》中指出:16-17 年&20-21 年“供需缺口” 驱动周期股“涨价重估”的时代已经远去。展望未来,总需求偏弱、A股结构性 “扩产”以及美国主导的全球制造业 “再工业化”正在招致产能的新过剩周期。

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结构性供给收缩的部分周期品就会显得弥足珍贵——(1)我们通过企业产能“投资→投产”的滞后期(也就是“在建转固”的滞后期),可以预判出24年仍会供给收缩的周期品(炼化/油气开采/消费建材/普钢 /军工/轨交)。(2)同时,新能源转型升级,比如风电/光伏的生产以及新能源车的生产和使用,会消耗大量电力,中国火电占比超过70%,这会额外增加煤炭需求,使得煤炭长期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

A股中长期的三类“稀缺”资产

3 行政约束(中特估):“要素重估”时代即将开启,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 型举国体制”下的国企垄断生产要素(泛公用事业)的价值重估

我们在 12.3《3 大预期差!周期股会有“跨年行情”吗?》中明确指出:在逆全球化的大趋势下,高质量发展“硬科技”转型升级将更加注重“安全”而非“效率”,和以往的科技升级不同:13-15 年的“移动互联网”主要依靠市场化 的资本驱动,聚焦效率提升;19-21年的新能源(车)是财政补贴+市场化资本共同驱动的,聚焦产业升级;23年及以后的高质量发展“硬科技”(光刻机等),有很强的“安全”正外部性,但“经济性”较低,需要“新型举国体制”下的财政资金支持。不过,随着地产行业步入下行周期,泛公用事业领域的生产要素的价值重估(央国企股权财政)将会逐步替代土地财政。因此,“硬科技” 的转型升级必将伴随着生产要素的价值重估。不同于13年和19年的科技成长股行情,24年我们或将看到“硬科技”升级和要素价值重估(中特估)行情的共振。

A股中长期的三类“稀缺”资产

4 技术约束(硬科技):传统制造产能过剩,先进制造具备“稀缺性”,关注政府引导基金参与的半导体/医药生物/高端制造等领域

美国主导的全球“再工业化”目的是逐步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必然会强化中国优势领域的传统制造的供给过剩;而中国相对劣势领域的先进制造则会受 到“小院高墙”等政策约束,其“稀缺性”进一步凸显。同时,中国监管层正在引导资金增加先进制造的投资比例:16年以来国资平台参与投资的传统制造项目数量趋缓,而先进制造项目数量持续提升;同时政府引导基金也在持续增 加半导体/医药生物/高端制造等“硬科技”领域的投融资项目。 从最近几年的一级市场投融资项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应用型科技的投资数量在明显减少,而“硬科技”(半导体/医药生物/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投资数量持续增加。

A股中长期的三类“稀缺”资产

5 金融高质量慢牛起点,攻守兼备的 3 类“稀缺”资产,同时具备短期和中长期的配置价值

不要低估监管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决心,地产链“托底型稳增长”政策将会驱动周期股“脉冲式”跨年行情。(1)短期来看,在地产政策彻底明朗之前,不妨继续发挥部分“供需缺口”周期股的防御属性;(2)中长期来看,高质量发展“硬科技”的转型升级,也需要“新型举国体制”的财政补贴, 必将伴随着国企垄断生产要素的价值重估。 因此,行业配置建议继续关注两条线索:(1)“跨年行情”重视顺周期的“阶段性”反弹窗口期(煤炭/券商/中特估泛公用事业);(2)中长期继续布局 AI 算力基建、新能源车链(智能驾驶)等“硬科技”主线。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盈利环境 发生超预期波动等。

本文观点来自方正证券分析师曹柳龙(SAC执政编号:S1220523060003)于12月23日发布的报告《策略周报——攻守兼备的3类“稀缺”资产》,华尔街见闻有删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