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 Views 63

核心观点:

近期市场弱势延续的同时部分个股的连板效应却十分强势,通过构建连板效应的衡量指标我们发现9月以来的这种背离在历史上也是比较突出的,类似2018年10月。这种现象反映资金预期市场虽然表现弱势但无大跌风险,同时这种连板的赚钱效应可能扩散至其它板块。统计来看,背离发生的后两个月沪指涨幅平均数为2.33%,中位数为2.47%,这种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对中期而言是偏多的信号。

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类型及潜在机理

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主要类型有两种:(1)指数下跌而连板强势,通常是市场主线阶段性见顶回落的同时,部分资金流入其它个股,打造出连板效应,因而这种连板效应可以视为主线资金的承接;(2)指数大跌后震荡调整的同时连板强势,通常是市场前期主线已经回调一段时间,这时部分资金流入其它个股,打造出连板效应,因而这种连板效应可以视为行情新周期的启动信号,而不仅是主线赚钱效应的扩散或补涨。而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潜在机理如下:(1)反映资金预期市场虽然表现弱势但无大跌风险;(2)连板效应的实现反映市场合力确有做多意愿;(3)龙头个股的连板存在示范效应,在打开了市场短线的新高度后,连板的赚钱效应可能扩散。

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可比案例

2018年10-11月和当前情形最为相似,都是在第二波政策底后出现了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的背离(对应上述第二种类型)。当时的标志性个股是恒立实业,在10月20日重组相关的监管政策调整后启动行情,最终录得17天14板。虽然期间经历过停牌核查、关注函等风波,但随后仍然强势涨停。而这一连板效应后来扩散到了11月的创投概念,市北高新、光洋股份等个股模仿了恒立实业的连板走势。最终这一连板效应扩散到了5G概念,并和大盘共振打造出了东方通信的67天29板。

如何理解本次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当前情形对应上述第二种类型,即前期主线板块(AI和中特估)回调一段时间后,以华为概念为代表的热点板块出现了短期涨停天数极多的个股。复盘历史上市场弱势而短线赚钱效应不降反升的月份,其后两个月上证指数涨幅的平均数为2.33%,中位数为2.47%,这种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往往意味着市场情绪即将见底。参考2018年,最理想的情况是市场及时有新热点跟进,这样赚钱效应将继续扩散至其他板块,如果新主线形成则将演变为空间更高、持续更久的行情。

一、引言

9月份以来,在弱势的市场环境下,以华为概念为代表的热点板块却表现出了较强的赚钱效应,甚至诞生了捷荣技术的21天16板,与此同时ST板块也在*ST西发和*ST泛海的引领下不断创出阶段新高,这一现象引发了投资者对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背离的讨论。本文旨在通过复盘历史可比案例,回答下列问题: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机理是什么?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后,市场一般如何表现?如何理解当前市场的异常背离?

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二、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后,市场如何表现?

连板强势的潜在机理

我们定义市场弱势为指数月度级别的下跌,或大跌后的震荡整理(指数月度涨幅<1%);定义连板强势为月度涨停天数靠前个股的涨停天数相对上月增长,那么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通常表现为(1)指数下跌而涨停天数小幅增长(甚至大幅增长)以及(2)指数大跌后震荡整理同时涨停天数大幅增长。

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主要类型有两种:(1)市场主线阶段性见顶回落的同时,部分资金流入其它个股,打造出连板效应,对应上述表现(1),因而这种连板效应可以视为主线资金的承接;(2)市场主线已经回调一段时间(期间难有持续赚钱效应的板块),这时部分资金流入其它个股,打造出连板效应,对应上述表现(2),因而这种连板效应可以视为行情新周期的启动信号,而不仅是主线赚钱效应的扩散或补涨。

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潜在机理如下:(1)反映(参与连板行情的这部分)资金预期市场虽然表现弱势但无大跌风险;(2)连板效应的实现反映市场合力确有做多意愿,而这种做多意愿将率先体现在最容易拉升的个股身上;(3)龙头个股的连板存在示范效应,在打开了市场短线的新高度后,将会有一批个股模仿/对标前期龙头走势,意味着连板的赚钱效应可能扩散。

基于数据统计的经验

为了量化每个月市场的连板效应,我们第一步筛选出两市每月涨停天数前10的个股(统计剔除了当年上市的新股和年末年初风险警示板的个股),因而允许了断板后继续连板的赚钱效应;第二步,我们基于这10只个股计算以下三个指标:max1(排名第一个股的涨停天数)、max5(排名前五个股涨停天数之和)以及max10(排名前十个股涨停天数之和),其中由于max10包含了更多个股(受个股异常值的影响较小),因而能够更稳健地衡量市场的连板效应,而max1和max5可以作为参考辅助我们认知市场的连板情况;第三步,我们基于当月Δmax10(max10和上一个月的差值)和上证指数涨幅筛选了2012年以来市场弱势而连板强势的月份,并统计了其后一个月和两个月(累计)指数涨幅的情况。

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种(显著的)背离绝非常态,一年一般最多1-2次,有些年份甚至都不会出现这个现象。在我们的统计中,连板效应对于大部分的月份而言还是同步指标,即大盘上涨对应月份的连板效应要强于上一个月,大盘下跌对应月份的连板效应要弱于上一个月。统计发现,在出现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背离的随后一个月,沪指涨跌各半,虽然涨幅均值1.18%为正,但胜率较低;而在出现这种背离的随后两个月,沪指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上涨的(除了18年的前三次背离),涨幅平均数为2.33%,中位数为2.47%,胜率是相当高的。因此,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背离可以作为市场季度级别反转的有效指标。这说明在没有超预期利空的前提下,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往往意味着市场情绪即将见底。而在不断有超预期利空的市场环境下,则可能会经历一次又一次抱团连板的“破灭”(例如18年的前三次背离)。

此外,从Δmax10来看,近年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背离的强度达到今年9月这个级别的,只有21年3月(碳中和)和18年11月(创投),以下本文也将详细分析这两个案例。

基于典型案例的经验

2018年10-11月和当前情形最为相似,都是在第二波政策底后出现了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的背离(对应前文第二种类型)。当时的标志性个股是恒立实业,在10月20日重组相关的监管政策调整后启动行情,虽然期间经历过停牌核查、关注函等风波,但随后仍然强势涨停(更说明了当时资金情绪已经处在底部,做多热情难挡)。最终恒立实业录得17天14板,以11连板强势打破了此前市场6连板的高度,标志着短线行情新周期的确立。而这一连板效应后来扩散到了11月的创投概念,市北高新(12连板)、光洋股份(11天10板)等个股模仿了恒立实业的连板走势。最终这一连板效应扩散到了5G概念,并和大盘共振打造出了东方通信的67天29板。

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这种背离同样发生在市场大跌后筑底过程中的,还有2022年的10月(代表个股是信创概念的竞业达)和12月(代表个股是信创+数字经济的英飞拓、疫后复苏概念的西安饮食),随后我们就迎来了今年年初的牛市。

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此外,虽然市场环境略有不同,但2021年3月的碳中和行情仍然十分值得借鉴。碳中和行情启动于3月2日,对应2月17日以来蓝筹股泡沫破裂的后半程,可以看作对应前文中第一种类型的背离,即碳中和主题承接了部分从“茅指数”中流出的资金。其中,连板效应的扩散路径大致为:从第一波行情“身位龙”中材节能的7连板,到第二波行情“卡位龙”华银电力的7连板,最终演变为第三波行情“总龙头”顺控发展的15连板(自开板后算起),期间大量碳中和个股一个月涨停5-9次,丰厚的连板效应和同期弱势的大盘形成了鲜明对比。市场随后进入两个月的震荡整理(期间也有新题材的发酵,例如二胎概念等),并于5月迎来回升。

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三、另一个视角:市场弱势而ST强势后,市场如何表现?

另外一个当前投资者普遍关注的现象是今年6月以来ST板块的“独立行情”,其间也有*ST泛海、*ST西发等走势极强的连板个股,那么这种ST强势和市场弱势的背离,对市场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回顾近几年的行情,ST板块常常逆市启动,而大盘将在其走强一段时间后阶段性见底,其中18年和21年ST板块的走强其实伴随着前文讨论的非ST个股连板效应的走强。

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为了更好对比本次行情和历史行情,我们统计了这几个案例中ST板块从开始相对走强到大盘见底期间相对沪指的涨幅以及持续时间。从ST板块超额收益持续时间的角度上看,本次大盘已经满足了见底的时间,只不过本次ST板块的超额收益相对低一些。

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四、如何理解9月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事实上今年在9月的这次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的大幅背离之前,5月就发生过一次大幅背离(幅度略逊于此次),只不过那次对应着前文提到的第一种类型背离,即两大主线AI和中特估资金的承接,代表个股是杭州热电等。

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

而当前情形对应着前文提到的第二种类型背离,即前期主线板块(AI和中特估)回调一段时间后,以华为概念为代表的热点板块出现了短期涨停天数极多的个股。复盘历史上市场弱势而短线赚钱效应不降反升的月份,这种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往往意味着市场情绪即将见底。而参考2018年,当前最理想的情况是市场及时有新热点跟进,这样赚钱效应将继续扩散至其他板块,如果新主线形成则将演变为空间更高、持续更久的行情。

本文作者:中信建投策略陈果、何盛,本文来源:CSC研究权益策略团队,原文标题:《【中信建投策略】如何理解市场弱势和连板强势之间的背离?——“市场策略思考”之十二》

本报告分析师:

陈果 SAC编号:S1440521120006

何 盛 SAC编号:S1440522090002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