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初心之路|泥腿学者张宏彦:扎根田间11载,论文写在大地上

· Views 11
“我就是个农民。”站在实验田地头,张宏彦笑着对来客说。
10月22日下午,得知要给来自新疆巴州的客人讲述实验站扎根河北曲周“改土治碱”的历史,张宏彦来不及换衣服,从红薯地径直来到实验站内的站史馆,鞋和裤腿上斑斑点点,沾满了新鲜的泥土。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张宏彦2009年来到位于曲周县的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担任副站长的他牢记老一辈农大人“立足农村,造福农民”的嘱托,扎根田间11载,和所在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团队成员一道,从建立“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基地”开始,成功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产学研结合助农模式——“科技小院”。
由曲周起步,到遍及全国。数据显示,11年来,全国25个省市已建立171个“科技小院”,覆盖60种作物生产体系。
斗转星移,2003年6月入党的年轻副教授张宏彦如今早已生了华发,黝黑的脸庞被岁月刻出了层层皱纹。用他的话说,虽然累但是也享受这个过程。“农民最不容易,最需要帮助,看到农民在科技小院帮助下不断进步,感到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结合实践,张宏彦有两个愿景:一是希望未来曲周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越来越好,二是希望越来越多的学农人打破研究和应用结合不足的屏障,补足农业生产的短板。
走进曲周田间地头
1973年,正是张宏彦出生的第二年,中国农业大学的青年教师石元春、辛德惠等人来到曲周县改土治碱。初心之路|泥腿学者张宏彦:扎根田间11载,论文写在大地上

辛德惠教授与曲周县干部一起讨论改土治碱方案。 

初心之路|泥腿学者张宏彦:扎根田间11载,论文写在大地上

辛德惠带领弟子们在制定农业发展计划。 

1990年,从陕西渭北高原考入农大的张宏彦在课堂上第一次听说“改土治碱”这个旷日持久的综合治理开发工程。
“教学楼下有一个‘改土治碱、造福曲周’的石碑,听说当地盐碱地上满是‘盐斑’,不长东西。”张宏彦从老师口中知道了曲周,并充满了好奇。
1993年,还是学生的张宏彦跟随老师曹一平下“黄淮海”,坐着火车、吉普车摇摇晃晃辗转来到曲周县城,但遗憾的是那次没有机会到村里的实验站瞧瞧。
2006年,留校工作后,张宏彦跟随导师张福锁、李晓林教授,带着石元春老先生“年轻人要多去田间地头走走”的嘱托再次来到曲周。
初到曲周,张宏彦他们发现,实验站内的实验田平整、作物高产,但一墙之隔,实验站外农民的地块作物参差不齐、问题多多。经过三十余年“改土治碱”的实践,农民的确可以“吃饱”了,但新的问题凸显:粮食产量增长乏力、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农产品病虫害频发、农产品品质差、农民收益低等。
“我们做了那么多基础研究,发了很多文章,实际帮到了农民什么?哪怕帮忙增产一点玉米也行。”张福锁一行人陷入深深的思索。
一番调研,张福锁团队认为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高产高效”的路子。初心之路|泥腿学者张宏彦:扎根田间11载,论文写在大地上

群众向实验站师生赠送锦旗。 

一方面,要确保农作物高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投入单位资源产出的东西越多越好;此外,同时还要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让农民挣到钱。团队决定围绕这个愿景开展多目标研究。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与曲周县在白寨乡共建“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基地”,拉开了新一轮县校合作的序幕。张宏彦介绍,要做好“万亩”示范基地,其关键是做好核心示范方168亩的工作,然后进行“辐射”。当时,这块地没有土地流转,59个农户管理着被分割的73块地,逐户沟通无疑增加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生产有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技术、怎么组织农户针对性开展科学种植,成为摆在眼前的问题。满腔热血,张宏彦他们在团队和县里的支持下,准备“大干一场”,但未曾想,刚一开始就遭遇了尴尬。
当时,张宏彦和李晓林、王冲等老师住在实验站,示范基地在另一个村里。早上8点多,他们跑到示范基地,准备和农户沟通生产问题,但放眼望去,地里一个人影也没有,左等右等,还是不见人影。
打听后他们才得知,五六月份天热,农户会早早起来干完活,等太阳爬上来,就已经回家避暑。“第一次感到在学校待久,跟生产过于脱节。”张宏彦感慨。
从实验站到示范基地两头跑总归不方便,团队思索能否在基地附近找一个长期的“落脚点”,让农技服务跟田间地头的距离更近一些。
2009年,在曲周县白寨乡,第一家“科技小院”正式设立。初心之路|泥腿学者张宏彦:扎根田间11载,论文写在大地上

科技小院内景

说是“科技小院”,起初就是一处长期无人居住,长满荒草树苗,屋顶还漏水的小院子。张宏彦他们如获至宝,在乡里的支持下把房子内外粉刷一番,硬化了地面,买了几张床和柜子、桌椅,墙上再刷上“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农大校训,就这样住了进去。
按照李晓林的日后总结:“科技小院是建设在农村一线,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
在他看来,校训中“解民生之多艰”的“解”字有两层含义,首先是“了解”,其次才能是“解决”。农大的学生真正地住进农村,深入了解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及时的协助,完成了“解”字的两层意义。与此同时,学生经过长期在农村一线的实践,专业知识得到切实训练,也就完成了校训的后半句——“育天下之英才”。
“科技小院”登上国际顶级刊物
当时的研究生曹国鑫和雷友成为最早入驻“科技小院”的学生,被张宏彦他们形象称为曲周“哼哈二将”。
两名研究生进驻“科技小院”后,与县里的农技人员一道为农民提供科技指导。慢慢地,村民也认为他们不是那种“蜻蜓点水”式的工作,由开始的不配合、不信任,变得亲热了,不仅跟他们主动讲述生产中的问题,也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
因为住在村里,农民早上天还没亮,就拿着苗子跑到院里头,把学生从床上叫起来,“你看看我这个苗子出了什么问题了?”。科技小院的研究生用电动三轮车做了一个田间服务车,他们叫“科技小车”,每天开着到地里给农民进行指导,还在科技小院里摆上小马扎,晚上把附近的农民邀请过来,给他们讲解农业技术。初心之路|泥腿学者张宏彦:扎根田间11载,论文写在大地上

科技服务小车上的农业技术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农大的学生不仅能给农户做咨询,也可以做展示、做培训,跟农户一起来做解决方案,最后在农户地里真正地提高作物产量。初心之路|泥腿学者张宏彦:扎根田间11载,论文写在大地上

张庄科技小院研究生冯霞在科技小院接待群众咨询。 

张宏彦和王冲两位青年教师几乎天天都跟着李晓林老师往地里跑,跟农户“套近乎”,了解生产中的问题。为了推广种子和技术,让农户放心跟着一起干,他们还与村小学发起“手拉手”活动,捐赠千余元文具,让孩子说服家长,相信这些城里来的专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张宏彦他们就摸清楚示范基地73块地的“病症”:品种杂、播种技术不行、盲目施肥,施肥方法也不合理等。“光一个村玉米品种就有十几种。”张宏彦说。
找到问题,“对症下药”。在精选优质品种、测土精准施肥、推广单粒播种等“良方”的帮助下,等到秋收,核心示范方这一茬玉米比外围田地种的玉米实际增产16.7%,资源效率大幅度提高20%以上,亩均增加纯收入90元。初心之路|泥腿学者张宏彦:扎根田间11载,论文写在大地上

示范基地设立后,核心示范方这一茬玉米比外围田地种的玉米实际增产16.7%,资源效率大幅度提高20%以上,亩均增加纯收入90元。 

一晃一年时间过去。在2009年至2010年期间,“科技小院”的师生们走遍了曲周县342个村庄。为了让农民更好地理解技术,他们还在田间地头建立科技长廊,把高产高效技术以漫画的形式写在科技长廊上,方便过往的群众随时随地观看、学习。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科技小院”所在村,成立了农民田间学校,招收村里的农民,把他们培养成种田能手,通过他们再带动乡亲们学习技术。还组织扶贫班,把全县种植甜叶菊的贫困户组织起来学技术,提升他们的脱贫技能。在科技小院帮助下,当地的西瓜、苹果、葡萄、粮食等农业产业蓬勃发展,2019年曲周县成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初心之路|泥腿学者张宏彦:扎根田间11载,论文写在大地上

研究生冬日下村培训农业科技。 

曲周县王庄村村民王志成算了一笔账,2000年时,粮食亩产在八九百斤徘徊,2010年科技小院进入王庄后,粮食产量在2011年一下提升到一千三百多公斤。王志成种了三百多亩地,算上成本每亩地能节省一百块钱,效益增加到每亩三百多块钱,一年大概增收十来万块钱。
葡萄种植专业村前衙村的老支书龙书云称,自从村里有了“科技小院”,每亩葡萄增收近2000元,全村2000多亩就是400多万元。
由于“科技小院”对农业转型的成功探索,2016年,《自然》发表研究论文《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科技小院”登上国际顶级刊物。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科技小院团队的张福锁院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自2009年开始探索,如今,科技小院已经从曲周走向全国,在25个省市已建171个“科技小院”,服务60种作物生产体系。
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在实验站内开展农业绿色发展研究,又在“科技小院”将研究进一步推广到农户地头,张宏彦所在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团队逐渐走出了一条清晰的产学研结合路径。
11年来,“科技小院”在曲周的数量也从“1”变为“8”,“科技小院”已培养数百名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的农科应用型研究生人才。其中,选择去农业相关行业岗位工作的高达90%。
从当年的“哼哈二将”开始,如今常年在曲周的研究生维持在20人左右。2019年,实验站又开办了一个针对非洲“一带一路”国家的培训班,8个非洲国家26名留学生在实验站开展科研,这批学生日后都将成为本国的农业科技人才。
2010年7月,原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一行人来到吉林省梨树县考察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对正在梨树建设“科技小院”的中国农业大学师生说:“解决饭碗问题还需要高科技,希望你们把先进的科技真正用到农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平时,张宏彦时刻提醒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每年暑假,张宏彦所在科技小院团队都要把还没入校的研究生拉到曲周王庄村,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个月,让学生近距离感触农业生产中的出现的问题。初心之路|泥腿学者张宏彦:扎根田间11载,论文写在大地上

张宏彦为群众讲解农业生产知识。 

“今年7月初来到前衙村,一直就住在村里。我已经适应了农村的生活,也觉得自己在这里学习工作特别有意义。”前衙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刘凌玥从小在城市长大,她说,住在农村才能更好地认识农村和农业,接过师兄师姐手中的接力棒,是一份荣耀,也是一份责任。
一晃,中国农业大学和曲周县已深度合作47年。实验站崭新的科研、办公和学术交流大楼取代了昔日的红砖瓦房,重点实验室内先进的测量仪器帮助学生“零距离”开展科研工作,“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这种模式成为互惠互赢的典范。初心之路|泥腿学者张宏彦:扎根田间11载,论文写在大地上

如今的实验站内的白杨茁壮成长,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

从北京来到曲周,张宏彦也在曲周扎根11年,成了“半个”曲周人。前两年刚开展工作时,他基本全年都在曲周。现如今,除了家里有事和在学校上课,每年也平均有2/3的时间待在曲周。
每一天,张宏彦的身影出现在农机库、实验田、实验室等地方,在地头指导学生、收玉米谷子、刨红薯种小麦、采摘甜叶菊,他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同时担任副站长,张宏彦一方面协助站长承担部分管理工作,一方面协调同学们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指导他们掌握社会服务的方法。此外,还要利用一些重要节日在村里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也利于实验站日后开展工作。
回望这11年的路程,张宏彦接触了很多东西,也思考了很多问题。
他总结发现,农业研究存在三个脱节。一是研究和应用的脱节,研究的与生产实践应用所需要的东西联系不紧密;二是农技服务和农民的需求脱节,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农技服务需求;三是人才培养上缺乏实践型教学,学到的知识一旦到生产中就会脱节。
“研究是一方面,如何转化也是一个问题。”对此,张宏彦深有感触。这也是张宏彦目前带研究生时给学生常常灌输的一个理念,张宏彦鼓励他们将研究和实践结合,而在给大一新生上课时,他也会将曲周的故事带到课堂,激发学生走向实践的兴趣。初心之路|泥腿学者张宏彦:扎根田间11载,论文写在大地上

实验站的师生和当地群众在田间地头。

张宏彦说,现在有两个愿景。
一方面,在曲周工作这么多年,也有了感情,他希望未来通过各界努力,农民的生活、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农业走上一条绿色发展的大路;另一方面,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走理论跟实践结合、高校和地方结合的路子。“希望更多的人借鉴科技小院模式,立足生产一线,打破研究和应用结合不足的屏障,补足农业生产的短板。”他说。
站在实验田地头,他说,自己就是个农民,虽然累但是也享受这个过程。“农民最不容易,最需要帮助,看到农民在科技小院帮助下不断进步,感到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