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行业动态 | 2022 年重大经济事件盘点( II )

· Views 1,464


行业动态 | 2022 年重大经济事件盘点( II )

在上一篇经济事件盘点文章中,我们已经回顾了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日元危机等影响了2022年金融市场行情的重大事件。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回顾本年度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复盘的重点事件。 


7. 中国概念股集体美国退市,转战香港 


今年 8 月,中国人寿、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铝业和上海石化五家中国国企宣布将主动申请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该事件的起因最早还可以追溯到 2020 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该法案要求在美上市公司一旦连续三年不能向美方提供审计底稿,则将面临强制退市。目前已有上百家中国在美上市企业被美国列入退市黑名单。 


早在2021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便已在纽约证交所摘牌。加之此次五家优质中国国企主动与纽交所脱钩,引发市场对于中概股将大面积在美退市的担忧。 


有分析人士认为,上述五家中国国企在美国上市的存托凭证( ADR )股份占比较小,即便在美退市,但也影响有限。并且由于上述企业均在 A 股及港股市场同时上市,因此退出美股市场也不会影响其后续的融资活动。此次退市之举,更多地是表达出了一种中美双方彼此更加注重自身金融安全性的象征意义。 


但即便如此,倘若失去了美股市场,自然意味着失去了对接大量资金的机会。市场上买入这些中概股的资金势必减少,这在短期内自然会令股价承压,因此投资者需要留意这方面的股价波动风险。 

行业动态 | 2022 年重大经济事件盘点( II )


8. 全球多地现极端天气 


今年以来,世界各地频现各类极端天气,不断影响人类正常经济生活。尤其是今年夏季,极端热浪席卷世界各地。中国多个省份地区连续多日出现最高温度达 40℃ 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更是首次发布国家级高温红色预警,长江水位亦不断干涸告急。欧美地区同样未能躲避热浪来袭。欧洲多地于今年夏日不断打破最高气温纪录,甚至频繁引发森林山火,美国亦有部分地区深陷极其干旱的状态。 


高温天气对于社会经济亦造成重大影响。高温首先迫使民众不得不支付更多的电力费用,这不仅对当前欧洲本就已经脆弱的能源结构构成了挑战,同时也令通货膨胀在短期内更加无从缓解。尽管欧洲曾在去年纷纷制定减碳排放计划,但在今年遭遇能源危机后,不少欧洲国家只得暂停碳中和计划,反而加大了对于传统能源的需求。 


极端天气无疑为各国未来的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以及环境安全敲响了警钟。反映到金融市场上,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或许会在未来更加频繁地受到极端天气影响,而“新能源”题材的股票板块或许也将长期具备战略发展意义。 

行业动态 | 2022 年重大经济事件盘点( II )

9. 欧洲陷衰退,欧元遭危机 


年初的俄乌战争就如同导火索一般,于今年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欧洲地区一系列危机和困境。 


能源危机: 


欧洲能源长期以来依赖于俄罗斯的低价能源供应,但俄乌战争爆发后,欧洲各国跟随美国步伐不断制裁俄罗斯,令俄罗斯的低价能源难以再进入欧洲市场。今年 9 月,连接俄罗斯与欧洲的“北溪”天然气管道更是疑似遭人为破坏。但正因如此,欧洲脆弱的能源结构也面临重大危机。 


今年夏季席卷欧洲的热浪,令欧洲能源需求大增。并且今年欧洲冬季预期将是一个“冷冬”。尽管欧洲为了应对冬季,疯狂储存天然气能源,并且积极推动能源财政补贴,但这只能在短期内用于应急,长期的能源结构脆弱的问题未能在本质上得到解决。 


通货膨胀: 


能源危机令欧洲各国政府不断加大相应的财政支出,造成购入能源的成本激增,尤其是推高了天然气价格。受此影响,普通民众也被迫缴纳更加高昂的能源费用,导致欧洲本就已经存在的通货膨胀问题更趋严重。 


能源成本的激增在推高通货膨胀的同时,自然也波及了工业生产等领域的成本上升,最终对整个欧洲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汇率危机: 


在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之下,欧洲经济长期停滞不前,消费者信心处于低位,英国政局波动加之美元加息收割全球,最终令市场对于欧元区经济的信心逐渐下行,进而拖累了欧元汇率。 

就目前情况来看,欧洲的各类危机在短期内尚无快速的解决之道。 

行业动态 | 2022 年重大经济事件盘点( II )


10. 英国首相闪辞 


自今年9月英国前首相特拉斯上任以来,英镑、英国、英国股市全线暴跌,最终导致特拉斯在任职仅仅六周后便不得已辞职,成为英国有史以来任期最短的首相。随后前任财政大臣苏纳克接任新首相。在特拉斯闪辞的背后,透露的是英国经济所面临的严峻局势。 


在今年俄乌战争而引发的能源危机影响下,能源价格的高企引发英国国内通货膨胀走高。为了抑制通胀,英国央行不得已连续加息。但特拉斯上任后却不顾通胀局面,反而不断推出财政刺激举措,以求提振英国经济增长,但却反而令英国央行此前的加息努力付之东流,进一步推高了通涨态势。不仅如此,随着英国10年期国债率迅速上升,英国国债价格暴跌,遭遇市场恐慌式抛售。连锁反应下,市场对于英国经济逐渐失去信心,抛售英国资产,英镑汇率和英国股市也就随之一路暴跌。 


虽然特拉斯已然辞职,但新上任的苏纳克却不得已面对一个深陷经济困境的英国。现阶段,苏纳克尚未透露他作为首相的经济政策太多细节。但当务之急,必然是稳定英国的经济局面,推行稳健的财政政策。 

行业动态 | 2022 年重大经济事件盘点( II )


11. 美国科技企业现裁员潮 


在历经半年多的拉锯后,世界首富马斯克( Elon Musk )最终于今年 10 月底正式完成对于美国科技巨头推特的收购,成为其新任 CEO。但马斯克就在前脚刚刚收购完推特,后脚便立刻开启对于推特的大面积裁员。仅在 11 月 4 日的公司内部电子邮件中,马斯克便直接解雇了近 3700 名推特员工。推特的裁员潮如同导火索一般,迅速蔓延至整个硅谷科技圈。社交媒体巨头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的母公司 Meta 也宣布裁员 1.1 万名员工,约占其员工总数的 13%,而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同样宣布将计划裁员上万人。 


此次硅谷科技企业的裁员潮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当前全球经济低迷,消费者需求疲软,导致科技企业的业务增长放缓。美国科技企业的裁员潮若一直持续不减,那么可能也在侧面反映出美联储连续加息的影响已经凸显成效。如果裁员潮在未来进一步造成失业率上升,那么也可能让美联储更清晰地感受到经济衰退的信号,从而令财政政策发生扭转

行业动态 | 2022 年重大经济事件盘点( II )

12. FTX 申请破产,币圈迎来“雷曼时刻” 


今年 11 月,全球第三大数字货币交易所 FTX 申请破产,引发币圈的“雷曼时刻”,造成比特币、以太坊等头部数字货币价格瞬间暴跌。 


事件的起因在于一篇网络文章指出,一个名叫 Alameda Research 的数字货币对冲基金存在债务风险,其当前债务高达 80 亿美元,而其 146 亿美元的资产中,有 60 亿资产来源于交易所 FTX 发行的代币 FTT。FTX 与 Alameda Research 的创始人均是 Sam Bankman-Fried ( 以下简称SBF ) 。因此若抛开这 60 亿美元的资产,其真实的还债能力不禁令人怀疑。 


随着市场上的怀疑情绪逐渐发酵,不断有债主开始要求 Alameda Research 偿还债务,逼迫 SBF 只得通过卖币还债。但这又影响了市场对于 FTX 的信心,大批投资者开始纷纷提现,这其中甚至包括最大数字货币交易所币安 ( Binance ) 的 CEO 赵长鹏。最终,FTT 币价在三天时间内便暴跌 90%! 


正所谓祸不单行,随后媒体又曝出 SBF 挪用 FTX 的用户资金来资助 Alameda 偿还债务,这更加引爆了 FTX 用户的恐慌情绪,纷纷挤兑 FTX,最终该交易所无奈宣布申请破产。 


回看 FTX 的破产,本质还是在于系统问题。数字货币领域长期缺乏政府监管,虽然向来强调“去中心化”的特性,但诸如 FTX 之类的数字货币交易所的“中心化”属性却尤其凸显。“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缺乏风控与监管,必然容易导致各类暴雷事件层出不穷。数字货币或许是优质的金融工具,但监管的缺失却无疑令数字货币的风险陡升。若要避免未来的类似事件发生,数字货币必须补齐监管的短板! 

行业动态 | 2022 年重大经济事件盘点( II )

2022 年全年的重大经济事件盘点就先告一段落,但金融市场的交易步伐却不会止步。让我们从过去中温故知新,反思回顾,携手布局未来! 


关于 Doo Prime  

Doo Prime 是 Doo Group 都会控股集团旗下的互联网券商品牌,旨在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全球证券、期货、货币对、贵金属、大宗商品、和股票指数的差价合约交易产品,目前已为超过 90,000 个专业客户提供优质的交易经纪服务,每个月成交超过 100 万张交易订单。  


Doo Prime 持有塞舌尔、毛里求斯和瓦努阿图的金融监管牌照。Doo Group 在达拉斯、悉尼、新加坡、香港、迪拜、吉隆坡等地设有运营中心。  


凭借强大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资深的技术团队,Doo Prime 始终为投资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具有竞争力的交易成本、极速的交易执行通道,在 MT4、MT5、TradingView、InTrade 等多个行业领先的交易终端上提供超过 1 万种交易产品,支持 10 种不同货币的存取款方式,7*24 小时的多语言客户服务。  


Doo Prime 的愿景和使命是成为一家以金融科技为核心、国际领先的互联网券商,服务投资者,让全球金融产品投资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   

 

欲了解更多 Doo Prime 的信息,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电话

欧洲:+44 11 3733 5199  

亚洲:+852 3704 4241

亚洲 — 新加坡:+65 6011 1415

亚洲 — 中国地区:+86 400 842 7539  


邮箱 

技术支持:cn.support@dooprime.com 

客户经理:cn.sales@dooprime.com 

 

前瞻性声明

本文包含"前瞻性陈述" ,并且可以通过使用前瞻性术语来识别,例如"预期"、"相信"、"继续"、"可能"、"估计"、"期望"、"希望"、"打算"、"计划"、"潜在"、"预测"、"应该"或"将会"或其他类似形式或类似术语,但是缺少此类术语确实并不意味着声明不是前瞻性的,特别是关于 Doo Prime 的期望、信念、计划、目标、假设、未来事件或未来表现的声明,均通常被视为前瞻性声明。 


Doo Prime 根据 Doo Prime 可用的所有当前信息以及 Doo Prime 当前的期望、假设、估计和预测提供了这些前瞻性声明。尽管 Doo Prime 认为这些期望、假设、估计和预测是合理的,但这些前瞻性陈述仅是预测,并且涉及已知和未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其中许多是 Doo Prime 无法控制的。此类

风险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结果、绩效或成就与前瞻性陈述所表达或暗示的结果大不相同。    


Doo Prime 不对此类陈述的可靠性、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陈述或保证,Doo Prime 没有义务提供或发布任何前瞻性陈述的更新或修订。    


风险披露    

由于不可预测的市场变动、基础金融工具的价值和价格波动,金融工具的交易涉及高风险,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产生超过投资者初始投资的巨额亏损。金融工具的过往表现并不表示其未来表现。对某些服务的投资应利用保证金或杠杆效应,交易价格相对较小的变动可能会对客户的投资产生不成比例的巨大影响,因此客户在利用时应做好承受巨大损失的准备该等交易设施。  


在与 Doo Prime 等交易平台进行任何交易之前,客户需确保已阅读并完全理解各自金融工具的交易风险。如果客户不了解任何与交易和投资有关的风险,则应寻求独立的专业建议。请参考 Doo Prime 等的客户协议和风险披露声明了解更多。 


免责声明    

本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仅供大众参考,不应被视为买卖任何金融工具的任何投资建议、推荐、要约或邀请。本文中显示的信息是在未参考或考虑任何特定接收者的投资目标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准备的。凡提及金融工具、指数或一揽子投资产品的过去表现,均不应视为其未来业绩的可靠指标。


Doo Prime 与其控股公司、附属公司、子公司、关联公司、合作伙伴及其各自的员工、对所显示的信息不做任何陈述和保证,对于由于所提供信息的任何不正确和不完整、对于因任何与个人或客户投资相关的任何直接或间接交易或投资风险、损益,所导致的任何直接、间接、特殊或后果性的损失或损害,不承担任何责任。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