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克服汇率震荡行情下的“想当然”

· Views 1,415

 9月,人民币汇率(如非特指,以下均指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加速升值,中间价和交易价已先后升破6.80比1,重回6.70时代。到9月18日,境内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银行间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系统)下午四点半收盘价(下同)较8月底分别上涨了1.50%和1.40%,较年内低点分别上涨了5.51%和5.94%。这引发了市场上诸多传闻和猜测。然而,如果不是讲故事而是摆数据,其中很多传闻和猜测或许只是“想当然”,市场应当保持理性和定力。

  当前人民币汇率是近年来升得最快的吗

  有观点认为,6月初至今,人民币连续升破7.0、6.90、6.80,三个半月多时间累计升了3700多个基点(约合三毛七分钱),堪称近年来最凌厉的升值。然而,只需稍做点功课,就发现这言过其实了。首先,这一升幅是6月份开始累积起来的,9月份,至9月18日中间价升幅为1.50%,尚未超过8月份单月升值1.81%的水平(见图1)。 

克服汇率震荡行情下的“想当然”

  其次,从单月涨幅看,9月份中间价涨幅不仅低于上月,更是自“8.11”汇改以来排在2018年1月(3.16%)、2019年1月(2.40%)和2017年8月(1.93%)之后(见图2)。2018年1月份,人民币连破6.50、6.40两个关口,让年内人民币汇率高点不过6.50的市场预测很快就不攻自破。

克服汇率震荡行情下的“想当然”

  再次,虽然今年自低点以来中间价累计升值5.51%,但并非独一无二,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人民币也连续升值,累计升了5.59%。只不过,前两年人民币都是先涨后跌。今年初人民币本也有所走强,却被1月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所打断,一路跌到5月底,为十二年来的新低(见图1)。当前看多人民币的情绪高涨,更多是一种长期被压抑后的集中宣泄。

  现在人民币汇率走得很强吗

  最近,市场上关于人民币加速升值,影响企业出口竞争力和出口利润的讨论很多。诚然,因为国内企业跨境外币收付中美元高达近九成,所以,如果企业出口美元收汇在3个多月前没有结汇或者用远期结汇进行套保,那么,人民币如此升值确实侵蚀了企业出口利润。但这是企业做空人民币或者拿着汇率敞口“裸奔”所产生的后果,并不意味着企业出口竞争力严重受损。

  从万得人民币汇率预估指数看,今年3月23日达到年内高点95.46,较年初升值4.54%,当时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7.0940。9月18日,中间价升至6.7591,当日汇率指数为93.93,较年初仅升值了2.86%,其中6月初以来升了1.95%(见图3)。 

克服汇率震荡行情下的“想当然”

  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分别最多升值了2.9%和3.4%,但年初到8月份,升幅分别为1.0%和0.4%(见图4)。主要原因是,3月底以来,全球股市反弹、市场恐慌消退、美元指数回落,所有非美货币对美元都开始升值。4、5月份,其他非美货币对美元升得快些,人民币还在低位震荡。6月份以后,人民币加速升值,一定程度上有补涨的性质。故从较长时期看,人民币汇率指数涨幅有限,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总体影响可控。 

克服汇率震荡行情下的“想当然”

  人民币升值等于外汇供大于求吗

  持有人民币升值等于外汇供大于求的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国内企业和个人增加结汇、减少购汇,银行结售汇顺差扩大,外汇供大于求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但是,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如前所述,这波人民币升值早于9月份,6至8月份,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平均值分别升值0.37%、1.06%和1.19%。从这三个月的外汇收支数据看,“低(升值)买高(贬值)卖”的汇率杠杆调节作用正常发挥,以结售汇率衡量的市场总体结汇动机减弱、购汇意愿增强。6至8月份,银行代客收汇结汇率分别环比回落5.0、0.6和3.0个百分点,付汇购汇率环比回升1.4、1.7和1.3个百分点(见图5)。这表明,经历了人民币汇率由单边走势转向双向波动,市场主体已经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如果继续以老眼光观察分析今天的市场,很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甚至由于过分渲染,还可能产生刺激追涨杀跌的误导,干扰市场正常运行。

克服汇率震荡行情下的“想当然”

  以银行即远期结售汇(含期权)差额衡量的境内外汇供求关系也保持了基本平衡。6至8月份,银行即远期结售汇(含期权)分别为逆差29亿、37亿和顺差16亿美元。其中,即期结售汇分别为顺差9亿、逆差25亿和38亿美元;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交易分别净减少外汇供给38亿、12亿和增加外汇供给54亿美元(见图6)。这显示,尽管自6月初以来,人民币汇率开始震荡升值,但到8月份为止,尚未形成大的外汇供求失衡。实际上,今年前5个月,人民币汇率遭遇多轮内外部冲击,总体承压,但各月外汇持续供大于求。5月份,人民币汇率创下年内甚至过去12年来的低点时,当月外汇供大于求缺口为208亿美元。这说明,在汇率市场化情况下,汇率由市场决定不必然由供求决定,人民币升值不代表结售汇顺差,贬值也不代表逆差。

克服汇率震荡行情下的“想当然”

  截至9月18日,9月份境内银行间市场即期询价交易日均成交量环比下降9.2%,同比上升2.6%,与8月份环比上升4.5%、同比上升18.6%相比,并未发生明显异常。

  人民币升值等于资本流入吗

  持有人民币升值等于资本流入的观点认为,外资流入助推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又刺激升值预期,然后吸引更多外资流入。然而,上述逻辑同样尚未得到数据上的支持。

  首先,人民币汇率升得快并不意味着有升值预期。从1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NDF)隐含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期看,9月1日至18日,仅有1日和16日分别出现了0.16%和0.13%的贬值预期,其他12个交易日均为升值预期,日平均为升值预期0.15%,甚至还略高于8月份的日均升值预期0.09%。其原理是,因为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升值较快,及时释放了升值压力,避免了预期积累。2018年人民币汇率宽幅震荡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4月2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创下年内新高,较上年底升值了4.1%。然后,在国内经济下行、美元指数反弹、中美经贸摩擦等因素综合作用下,震荡下跌至8月3日的6.8322(当晚央行宣布恢复对远期购汇征收20%的外汇风险准备),4个月累计跌了8.1%。但同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平均只有0.84%(见图7),远低于2015和2016年动辄4%~5%的水平。 

克服汇率震荡行情下的“想当然”

  其次,从银行代客结售汇与涉外外币收付差额的偏离看,跨境外汇资金是偏流出而非流入。8月份,银行代客涉外外币收付顺差157亿美元,银行代客即远期结售汇(含期权)顺差30亿美元,后者小于前者127亿美元,较上月负缺口增加了52%(6、7月份上述缺口分别为-326亿和74亿美元,见图8)。在2016年二季度至2020年二季度17个观察期中,前述偏离方向对国际收支口径的跨境资本流动方向给出了13次正确的信号。这意味着,当期银行跨境外币收付顺差并未完全转为结售汇顺差,变成了企业或银行外汇头寸的增加,进而增加了民间的海外资产运用,反映为跨境资本净流出。 

克服汇率震荡行情下的“想当然”

  其实,我们稍加留意就可以找到资本外流的佐证。例如,市场通常只关注陆股通北上资金的进出,而忽视了港股通南下资金也在同时发生。今年前三季度(截至9月18日),陆股通项下累计净买入成交额122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4%;港股通项下累计净买入成交额4180亿元人民币,增长197%;股票通项下净流出资金约合42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68亿美元(见图9)。再如,根据中债登和上清所数据,今年前8个月,境外净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5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约合784亿美元。而根据央行统计数据,今年前7个月,境内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中,净增加境外贷款和有价证券及投资合计626亿美元,同比增长101%(见图10)。 

克服汇率震荡行情下的“想当然”
克服汇率震荡行情下的“想当然”

  事实上,央行基本退出外汇常态干预后,经常项目顺差就必然对应着资本项目逆差,经常项目顺差越大,资本净流出就越多。资本流出无所谓好坏,也无论是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线上“资本与金融项目”中,还是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线下“净误差与遗漏项目”下,都不应影响我们的基本判断。当然,如果能够更多反映在国际收支线上科目,这会让我们对于国际收支数据更加有信心,少一些对资本外逃的担忧。同时,国际收支统计也能够为宏微观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可信的依据。

  可以不要让人民币汇率升得太快吗

  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后,我国以增加外汇储备的方式阻止人民币汇率过快升值。但现在人民币汇率已经趋于均衡合理,且突破心理关口后打开了可上可下的空间,故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前提下,人民币汇率宽幅震荡恐难以避免。尤其在汇率市场化情形下,汇率更多呈现资产价格属性,容易出现超调。这是浮动汇率的痼疾,1980年代的美元泡沫和日本经济泡沫就是前车之鉴。故近期国内有不专家学者呼吁,不要让人民币汇率升太快。

  上述建议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这不仅取决于政策意愿,还取决于实施能力。同时,天下无免费午餐。如果要降低汇率波动,一则,可能积累升值预期,刺激无风险套利资本流入,加剧升值压力;二则,可能要求助于外汇资本管制措施,增加企业跨境交易成本;三则,如果采取低利率来抑制资本流入,则又可能重蹈日本经济泡沫之覆辙。我们不可能只有政策目标,却没有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

  从国内外经验看,只有经济金融体系健康,才能够充分享受汇率灵活、金融开放带来的好处。也就是要在资本大进大出、汇率大起大落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防范化解产业空心化、资产泡沫化、通货膨胀、信用膨胀、货币错配等风险,保持国内经济金融体系的韧性。当年,英国在欧洲货币危机、新加坡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本币大幅贬值,却未发生金融和经济危机,就与其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有关。

  增强经济金融体系的韧性,不仅要靠宏观层面健全政府调控,也要靠微观层面激发市场活力。其中,市场主体牢固树立风险中性意识,不断增强汇率风险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所谓风险中性意识是,一方面,企业应该基于实际贸易投资背景对应的汇率敞口做外汇套保,而不是故意扩大敞口、追逐风险;另一方面,不去赌汇率走向,不以事后才知道的市场价格来评估外汇套保是赚还是亏,而是通过套保锁定汇兑成本或收益,把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集中精力做好主业。

  具体来讲,企业应对汇率波动风险的主要策略有三:一是坚持以质取胜的外贸发展战略,增强进出口定价权,争取以本币计价结算或者将汇率波动纳入定价条款,向客户转移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二是坚持收外汇付外汇,不走结售汇环节跨境收付,以减少货币错配的方式自然对冲汇率风险;三是主动运用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控制和管理好汇率风险。

作者:管涛(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文章来源新浪财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人民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