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一块宝地。一般是 6 英寸大小,成年人手掌平摊伸直,从指间到手腕线就是这么长。手机屏幕从睡眠中的黑色到被点亮,只需要几毫秒,每一次唤醒就是一次吸引人注意的机会,可能带来一个打开、一个关注、一个不由自主就刷下去的动作。数据从这里增长。
人们争先恐后地抢夺它,为此竭尽所能。文字必须像磁铁,牢牢吸住目光——
“王一博有女朋友了吗?有的!”(知乎)
“赵露思把刘亦菲粉丝告上法庭❓因为撞脸❓”(更美)
“有人 @ 你:嗨,想让你帮我做个决定~”(58 同城)
“姑娘自认为是女性,去医院一查竟发现是男的。”(搜狐新闻)
“晚上好,我有男朋友了。”(小红书)
“BOSS 直聘已经被猎头占领,八成是废了……(脉脉)
应用推送占据了手机屏幕,也挤满了人们的生活。
如果你使用微博国际版,每天会收到 0 或 1 条推送,但如果你使用微博,这个数字会上升到 29 条;最爱问候你的可能不是恋人,而是小红书,你甚至会怀疑世界末日来临的那天,它还会坚持向你早中晚问好三次;脉脉比你更关心你公司新来的同事有着怎样的过去;陌陌比你更了解你的真爱会出现在哪个地区,此刻距离你只有几公里。
极光大数据显示,2021 年一季度,中国移动网民人均应用安装总量为 63 个。系统用户推送服务体验的第三方机构统一推送联盟曾统计,2020 年 9 月到 10 月底,单个用户每天平均接收推送消息的数量接近 100 条,所有手机应用每天推送的消息总量近1000亿条。
我们测试了点开 20 条不同手机应用的推送所需要的时间,总共耗时 3 分 40 秒,平均点开每条需要 11 秒。这是因为要想点开推送对应的内容,还得看完开屏广告,即使反应迅速,也得需要两三秒。
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已经见顶。QuestMobile 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月均活跃用户数为 11.35 亿,月均同比增速为 2.3%,2020 年这一增速下滑到 1.7%。
在激烈的流量竞争下,推送由于能唤醒用户点开应用而被寄予厚望。统一推送联盟秘书长王景尧给出了一个数字,60%——“60% 的情况下,人是因为推送消息点开某个应用。”
所有手机可能拿到的用户数据都被搜集、分析,被用于将 11 亿手机用户中的每一个人简化为一组组标签,创造出一片丰润的数据流量池。每一次推送都是互联网公司从中获取利益的机会。
压力层层下移,最终落到了一线运营的肩上。这些人琢磨着,怎么以两三行字,吸引到一次手指的触碰。而他们写下的每句话,也将被量化。
一、一条推送的诞生
生产一条手机推送的过程,今年 35 岁的罗维勇再熟悉不过。他先后供职于搜狐、趣头条、网易和小米,五年来一直与推送业务打交道。在 90 后占据主力的互联网运营行业,这样的资历并不多见。
他知道屏幕另一头卸下面具的人们爱看什么资讯。“无非是小三出轨、为情杀人、官员落马。” 他说。性、权力与暴力,一切迎合人性猎奇心理的,都是经久不衰的话题。
一条普通人的花边新闻没什么人在意,但变成社会法制新闻就会有人想看。罗维勇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男子发现女友劈腿有妇之夫,冲动之下杀死了情敌,因构成故意杀人罪被判 7 年有期徒刑。需要找到最生动的内容,“案件的判决结果没那么重要”,罗维勇展现了一个资深推送大师的自信与从容,“得有画面感,感官上来得要直接。” 比如,男子在捉奸现场情绪失控,连捅数刀致妻死亡,事后痛哭流涕,称脑子一片空白。这样写,点击率就要好得多。
“偷情” 也并非不能推到用户手机屏幕上。有很多手段去规避风险。比如,涉及到某省的负面新闻推送,屏蔽掉当地,监管压力小多了。
经验丰富的推送运营还会活用现代汉语。在他们手里,文字的迷惑性被发挥到极致。李无双曾在一家医美平台做运营,写过 “用一个月的时间成功从方脸成功变成小 V 脸”,也见过 “10 分钟变成小 V 脸”,很多人可能看懵了:到底是一个月还是 10 分钟?
李无双说:既是一个月,也是 10 分钟。打瘦脸针需要 10 分钟,恢复期需要一个月。怎么都对。
到了电商平台的推送人员那里,文字又能变成诱饵。做促销活动时,运营会在推送里写上 “低至 0.1 元秒杀!” 只是,那些被吸引来的数十万人并不知道,平台方只会准备不到千份的商品。
“其实推送写多了,会对文字更加敏锐,因为每一条发出去,你都会关注它的点击转化率,自然就会磨炼出一些直觉,知道这条是有感觉的,那一条是没有感觉的。” 一位曾在电商平台工作的运营力哥说。
为什么要打开消息通知?大公司给出的理由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他们(单方面)决定了一条消息重要与否、是否值得用户关心。
一切使用手机的习惯对于算法都有价值。从下载一个应用开始,算法系统就开始运作。每个手机都有固定的设备号,相当于进入互联网世界的身份证。张一鸣曾在其署名的期刊文章《机器替代编辑》中,介绍了今日头条的推荐机制:当用户绑定微博登录后的 5 秒钟之内,系统会为用户建立起一个 DNA 兴趣图谱。
在运营的眼里,做推送就像逗猫。为了唤醒长期不点开推送的沉默用户,罗维勇会想方设想试探对方的兴趣。他会先给沉默用户推送低俗的消息,如果对方不点,他就再推送娱乐消息,对方还是不点,他就继续再换兴趣点。试过半年以后,试了各种运营手段,都没有调起他的兴趣,那就放弃了。
今年大四的周琦曾在腾讯微视做推送实习,她总结了手机应用如何用推送吸引新用户。给男性用户推美女,女性用户看年龄,年纪大的推厨艺或者是古玩,年轻一点的就是娱乐、美妆。“所有的平台都是这个套路。” 她说。
技术给人群归类,以此决定你的手机屏幕上会出现什么样的信息。比如,低俗推送会尽量屏蔽 “北上广”,苹果机型会被视为高端用户。但技术并不总是起效。
何爽是一位在北京东三环最繁华商圈工作的白领,月收入一万多元。他毕业于一所 985 大学,用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在算法眼中,毫无疑问地是高质量用户。但就因为把 QQ 浏览器的位置设定在了河南周口,他觉得自己变成了 “新闻推送的垃圾桶”。
4 月 21 日那天,从早上 6 时 48 分到晚上 10 时 4 8 分,QQ 浏览器向他推送了 40 条内容,话题多为性、暴力及意外事故,内容包括 “河南一人横尸街头,警方一查发现大秘密”,“女子出轨与人发生关系,结果死在床上。”
地域、年龄、性别、手机型号,这些是最基础的人群分类标准。在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后台,人的习惯和偏好会被打上更精确的标签。比如,光知道你喜欢看综艺还不够,他们明确知道你只看《乘风破浪的姐姐》。
为了解决用户标签数量过大、更新延迟的问题,今日头条早在 2014 年就上线了流式计算系统。流式计算是一种主要的大数据计算模式,理论上,数据价值随着时间流逝而降低,因此必须实时计算给出秒级效应。因此,在今日头条的系统下,用户使用应用的动作发生变化后,兴趣模型可以在 10 分钟内完成更新。
服务器的存储能力几乎是无限的,用户的每一个动作都为互联网公司提供数据,包括你的手机什么时候亮屏了,你什么时间插上了耳机。所有的一切,都成为推或不推给你某条消息的依据。
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后台已经将内容分成了一个个池子,罗维勇只用在后台点开列表,动动鼠标,就可以批量发送给上万人。他在网易新闻负责本地新闻推送时,半个工作日就能发出去 160 条消息。
频繁的消息打扰忍一忍也就忽略了,但欺骗性的推送却很难让人不愤怒。
4 月份的某个午后,晓莫正在宿舍备考。手机屏幕亮起,58 同城发过来一条推送:“对方通过了你的好友请求”,底下一行小字,“留言:我身边有人,电话不方便,看到消息快报警!” 第一反应是惊吓,晓莫急忙点开推送,然后跳转到一张商品页面,完全不见任何与好友相关的信息。
“这种推送真的可以吗?” 晓莫在社交平台发出质疑。他想投诉,但投诉给谁?公司有动力治理这样的推送内容吗?如果没有,谁又能来约束公司呢?那种感觉就像挥拳打到空气上,只能不了了之。
畅销书《从零开始做运营》的作者张亮认为,单个用户的感受对于平台来说并不具备采纳的价值。平台赌的是命中率,“对它来说,推送只要能打动一批人,它的目标就已经完成了。”
关闭推送也不会万事大吉。关闭也是一个动作,反馈给平台,据此进一步优化算法。更何况,关闭后平台还会在应用内反复提醒你打开通知。就算实在忍无可忍,将应用一键卸载,推送消息会换一种方式,用短信点亮你的屏幕。
逃不掉的。
二、手机屏幕之争
每条消息推送,都是三方博弈的结果,而这是中国特有的状况。
手机推送的前身可以追溯至电脑的广告弹窗。PC 时代,网页间可以自由跳转,但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却各自筑起高墙。每个应用都希望将流量聚合到自己那里,占据用户更多时间,由此生长成一个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超级应用。
正常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中,手机厂商提供硬件,Android 操作系统由 Google 开发维护,应用则是互联网公司负责。2012 年 Google 推出推送服务(GCM),应用的推送直接送到 Google 的服务器,然后传到用户手机上。如此一来,操作系统可以统一管理所有推送,手机耗电更少。
但 2010 年,Google 宣布退出中国内地后,在推送领域,留下了一片蛮荒的 Android 市场。各大手机厂商在 Android 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修改版,它们相互独立、彼此竞争,使得中国内地的 Android 生态在碎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开发者为了确保用户能收到自己发出的消息,会让应用时刻在后台活跃,应用间相互唤醒也是常事。统一推送联盟的秘书长王景尧记得,各个应用推送最疯狂的 2017 年,有的 Android 手机什么事也不干,一上午 50% 的电就没了。
2017 年 10 月,工业和信息部业务牵头成立统一推送联盟,目标在于改善中国大陆各定制系统下,应用推送服务各自为政的混乱状况,以降低对手机电池、流量和整体社会资源的浪费。为了实现最初目标,联盟秘书长王景尧花了三个月在开发者、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之间往来游说。
商业利益能解释互联网公司为何依赖推送服务,也能解释推送服务为何陷入无人为此负责的僵局。矛盾点在于,一开始手机厂商认为自己只用负责硬件。“谁从内容分发上拿到收益,谁来干这件事。” 直接且最大的获益方当然是互联网公司,但是商业成本却更多由手机厂商来承担,厂商显然不愿意接受。
中小开发者自行搭建推送通道并进行维护,成本太高。于是极光、个推(每日互动)这样的公司应运而生,它们为开发者提供稳定、高效的第三方推送通道,进而利用大数据能力,为开发者及广告商提供精准营销服务,并由此成为如今市值分别达 25 亿元、55 亿元的上市公司。
时至今日,虽然统一推送联盟声称已经向至少 10 家手机厂商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但效果并不理想,像华为、荣耀等,名义上同意适配,实际上还是用自己的推送服务体系。从业者也觉得指望第三方来理清混乱根本就是一个幻想:“中国的手机应用数量这么多,怎么可能统一?” 一位有着 4 年推送经历的运营说。
和王景尧的谈话是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某栋楼的走廊进行的。他表现出愤慨、激动,但终于对这种无解的僵局无所谓起来,转而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联盟下一个与统一推送无关的计划。
今年 5 月 8 日,有关政府部门也明确提出,将规范 PUSH 弹窗推送新闻信息秩序的问题,严禁推送违规内容,严禁推送各类低俗庸俗媚俗等劣质信息,严禁过度推送扰民。
而出于提升用户体验的考虑,目前华为、小米、OPPO 等手机厂商都建立了自己的推送通道。小米推送还于 5 月 20 日 实施消息分类新规。
在开放文档里,小米表示,“作为手机用户,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经常被一款应用频繁的推送打扰,但又因为怕错过其中的重要信息,而不敢一刀切地将该应用的通知功能禁用掉。作为开发者,也不希望用户全局屏蔽这个应用的所有通知,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实现消息分类。
为了解决上述场景的问题,他们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简易高效的消息分类方法,将消息分为重要和普通两个级别,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权限,实现不同级别的通知展示。重要级别消息的每日推送数量不限制,普通级别消息根据应用类别限制。
不过王景尧也质疑,如果开发者用重要消息的通道去推送普通消息,“厂商怎么知道你(开发者)到底是不是按照这规则来的呢?”
大公司会派专人去监控厂商推送规则的变动。
在字节跳动工作的贺雨也透露,华为每次更新通知栏,都会有不一样的规则。有一次,华为版本更新以后,所有资讯类应用的强制推送就不会在通知栏最上方显示,且不给开声音和震动。遇到这种情况,就必须 “要去跟你的厂商碰”。当然了,和厂商们谈判 “要讲究优先性”。如果应用的活跃用户只有少数是华为机型,那就没必要碰了。
总之,用户在手机屏幕上的一切所见,背后都是几方力量博弈的结果。
三、流量焦虑和运营内卷
流量压力层层落到运营身上来。为了不落后于竞品,罗维勇的工作包括观察同行的推送。
各种厂商的手机,华为、小米、苹果、OPPO、vivo,四五个一起排在罗维勇的工位上。每个手机都装上了公司内部开发的监控程序。程序将收集到的信息传到后台,他在后台看竞品的推送,有时,“标题文案甚至全都可以抄过来”。
手机必须时刻清醒,充电器永远插着。插到手机变形,电池鼓出来,裂开的缝隙塞得进一个手指头,才有机会被换下。没有手机经得起 24 小时亮屏。有时候接班,罗维勇将这些工程机交给来轮班的同事,对方都不敢碰,“你别给我,万一炸了(怎么办)”。
写推送的工作在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不是核心部门,但精神压力并不小。
行业内竞争激烈。同一个热点,抖音对推送人员的要求是,不用最快,但 “最好要比快手快”。很多工作在新闻发生前就有人在专门运营,比如,今日头条的做法是事先联系各地政务获得首发资格、和媒体签约独家计划。网易新闻的运营三班倒,24 小时盯梢,谁都不知道突发新闻什么时候来,精神得保持高度集中。
要是速度实在跟不上,就把数量堆上去。根据周琦在工作中的观察,腾讯微视因为内容形态是视频,推送出去要比文字慢很多。在增长压力之下,他们只能在速度上让步,推送的数量越来越多。
不同用户体量的应用在日活跃度用户量方面,对于推送的依赖程度也不一样,速度不是唯一的要求。贺雨在字节跳动负责推送运营工作,老板对她的要求不仅是速度快、推得准,更重要的是 “必须对大盘有贡献,对流程有贡献,对 DAU 有贡献,对品牌形象有贡献”。通过热点推送,把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几个核心产品联动起来,只能算 60 分,但如果能玩出圈、玩出花样、弄得比竞品好,领导认可了,就能算 80 分。
对于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亿量级别的公司来说,推送首先要考虑品牌形象和安全风险,反而不会太 “标题党”。”但体量小的应用,就会牺牲一些规范的新闻要求。
公司内部也很有压力。贺雨所在的部门,她认识的实习生们最低学历已经是中国传媒大学。当团队里每个成员的学历相当、能力平均,没有所谓的层级时,“你还能怎么把绩效提上来?那不就是得靠内卷。”
胡光曾在腾讯新闻房产组实习,许多符合房产标签的内容,放到经济频道也不违和。规则是,谁先推出去,流量就是谁的。“所以我们会有早班,目的就是为了早点去抢新闻。” 胡光至今还记得,巴黎圣母院着火那次,他们组最先发出这条新闻,数据效果非常好,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离开搜狐以后,罗维勇去了趣头条。在那里,用户的时间更赤裸裸地被明码标价。
趣头条以现金补贴的方式买用户时长,再以此为筹码,向广告主收钱。产品极度依赖流量数据,罗维勇因此天天加班。每天早上 7 点之前,他需要给用户发一条定时推送,以确保即将开始的一天里,用户们醒来就在应用上表现活跃。接下来,他会每隔 39 分钟给用户推一条个性化内容(遇到突发的重要的新闻则会避让、顺延)。“39 分钟” 是经过实验测算、效果最好的间隔时间。
推送发出去以后,罗维勇还要在后台观看各项数据形成的曲线。他需要监测推送的点击率、转化率以及日活跃用户数等,悬置在他心头上的是与数据挂钩的绩效考核。日复一日做起来的数据与薪资完全挂钩,绩效高的月份,罗维勇一个月能拿 5 万块钱。
趣头条两年多积累了超过 3000 万日活跃用户,并迅速完成了上市。
红线之上、底线之下,推送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大多数时候,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完全依赖于运营的自律。性侵新闻对某些商业媒体来说,“就像苍蝇碰到了有缝的蛋”,罗维勇说。尽管于心不忍,但在流量焦虑下,他不得不发。唯一能纾解忧虑的动作是,他会把推送范围尽量设小一些。
不止一个受访对象表示,在数据压力之下,他们会做一些自己原本不愿意做的事情。
大四期间,程栗曾为金融贷款平台微盟贷款王写过推送。“身份证即可贷,三分钟下款 5000。”、“申请资料一定要这样填、才能成功借到钱”,诱导性文案能换取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和用户留存率,这两者正是考核她工作成果的核心指标。六个月里,程粟每天给 200 万用户发一两条推送,成绩最好时能做到,在她手里,平台每花出去 1 块钱,就能挣回 10 块。
制造垃圾、然后让别人沉迷于此。每次看到因借贷而家破人亡的新闻,程栗都会心有不安。“为什么我要鼓励别人借钱呢?” 她觉得自己就是种种悲剧后面的一个推手。她甚至不敢告诉同学自己在做这样的事,直到正式离职,才获得了解脱。罗维勇也受不了,他说:“我要不在那上班,我肯定卸载。”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员工身心的损害。最疯狂的时候,罗维勇连上了十几天夜班。困意和耳鸣常常在凌晨同时袭来,他坐在工位上想,“这个工作真的是死也不想做了。” 见不到阳光,精神错乱,善于自嘲的他第一次在我们的谈话里提到了 “难过” 这个词。
但事后想起来,罗维勇甚至怀念在搜狐的日子。至少在那里,他上完十几天通宵班后,能连休同样天数的假。而在互联网公司,这是永远无法享受的福利。
许多人把推送这个岗位作为进入互联网公司的跳板,时机成熟了,就转去做覆盖面更广的运营工作。在腾讯新闻实习以后,胡光干脆放弃了去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念头。985 本科学历,工作却是 “做一些初中生做的事情”,“说是做内容,其实就是一个搬运工。”
技术也在逐步替代推送人员的工作。今日头条内部把推送分为两类,一类是机器推送,主要是个性化兴趣推送;另一类是人工推送,也被称为强推,不受算法规则干扰,用来推送重要新闻。
但其实,真的把推送工作做好并不容易,运营人员必须掌握用户选型能力、表达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去年年底,罗维勇又换了一家公司,还是做推送工作,但刚做两个月,公司把推送业务整体移交给了分公司,调整组织架构以降低人力成本。业务变动导致许多同事离职,最后组内就剩不到 10 人。没过多久,出于内容监管的便捷性、业务数据、和管理的多方考虑,公司又重新把这块业务调整回北京。
今年 35 岁的罗维勇已经北漂了十年,期间大多数年份,他都没有什么属于自己的生活。谈到人生目前为止最难忘的时刻,他发来十张照片,其中八张记录了他做为记者的岁月。做推送最开始有成就感,他喜欢新闻,也很乐意将它传播给更多的人。再后来是金钱,从搜狐跳槽到趣头条,工资可以翻倍。“我一个从山区出来的人,我也想赚钱。”2018 年,他在天津买了一套房,作为安慰。
在大厂工作 3 年的贺雨对于人生的规划是 45 岁退休,“我就是有一个清醒的目标,那就是我要挣钱。”
作者:王雯清,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晚点LatePos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www.followme.com
Load F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