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G Markets-曾是一穷二白的码农,靠交易算法逆袭,赚取了135亿美金

avatar
· Views 1,534

在中国,说起程序员,大家总离不开“格子衫”的梗。今天,来认识一个不平凡的程序员。毕竟,他是身价达135亿美金的程序员。他,可谓是典型“美国梦”故事的主角,凭借自己的智慧,不仅在华尔街站稳了脚跟,还改变了华尔街,拿到了“终生成就奖”,而且直接推动了现代证券的电子化交易。他,就是被称为“高频交易之父”的汤姆斯·皮特菲(Thomas Peterffy)。

一、初入华尔街

1944年,二战期间,汤姆斯·皮特菲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一家医院的地下室里出生,彼时刚好遇上俄罗斯炸弹袭击。他的童年充满了饥饿、困苦,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汤姆斯·皮特菲很小就显现出了做生意贴补家用的头脑。

中学期间,他便开始走私口香糖、倒卖邮票来挣钱。

1965年,汤姆斯·皮特菲移民至美国。在计算机刚普及之初,汤姆斯·皮特菲自学编程帮公司设计出了一套数据库并得到了每周65美元的薪酬,并且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程序员。

1967年,他跳槽到为华尔街客户建立计算机系统的Aranyi公司。在Aranyi三年时间里,汤姆斯·皮特菲对金融市场开始了解,并成为当时华尔街为数不多的程序员中的佼佼者。

1969年,汤姆斯·皮特菲加入了纽约金融市场传奇人物Henry Jarecki的Mocatta Group。在此期间,汤姆斯·皮特菲如鱼得水,得到了Jarecki的赏识,他的编程技术也得到了发挥,在同年创造出华尔街首个所谓的“黑盒”,一个通过读取行情数据,经过一系列的算法处理后,产生交易买卖指令的系统。这套系统也是现在“高频交易”的最初模式。

二、码农的逆袭

彼时,早期的美国股票交易市场,还处于“人工时代”。如下图,报价基本靠喊。

但汤姆斯·皮特菲很早就开始用电脑读取数据,并且通过运行算法程序产生交易指令,然后执行自动化交易。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幕:

1987年的一天,一位纳斯达克工作人员到汤姆斯·皮特菲的办公地例行检查,在交易工作区竟然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台IBM电脑连接着Nasdaq终端机,而且仅靠这台电脑,就能完成汤姆斯·皮特菲所有的交易量......

这位工作人员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这个家伙竟然破译了我们的行情和交易数据,用来给自己做自动化交易!当下要求汤姆斯·皮特菲立即停止运作!

汤姆斯·皮特菲只好硬着头皮停止了运作,但作为一个技术码农,他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一周后,纳斯达克人员来复查时,看到了这样奇葩的场景:

在Nasdaq终端机前,放置着一个大型放大镜和照相机,将行情数据实时捕捉发送到IBM电脑,而在另一端,一个连着电脑的机械手正在“啪啪啪”敲打键盘下单……

这套自动化交易系统帮助汤姆斯·皮特菲在1987年一年赚到了2500万美金。后来汤姆斯·皮特菲设计了更多的系统和算法,进入了更多的交易品种和市场。而纳斯达克也认可了汤姆斯·皮特菲的技术,美国的证券交易电子化之路从此开始。

三、汤姆斯·皮特菲个人财富135亿美元

1978年,汤姆斯·皮特菲最初成立一家名叫T.P.&Co.的公司,几年后该公司重组为一家名为Timber Hill Inc.的公司,此后Timber Hill迅速扩张,并与2001年正式更名为Interactive Brokers Group LLC,即盈透证券集团。

1999年,高盛出价9亿来收购汤姆斯·皮特菲的业务,但汤姆斯·皮特菲要价30亿。最终高盛放弃了这个收购,花费5亿收购了当时的Blair Hull的自动化交易业务。

2007年5月4日,盈透集团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其股票交易代码为NASDAQ: IBKR。在开市的钟声敲响后,他的公司被市场估值为120亿美金,成为当年美国第二大的IPO。

2015年,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排行榜上, 汤姆斯·皮特菲以净资产135亿美元排在第33位。

四、优秀投资者都是概率思考者

汤姆斯·皮特菲另一个为人熟知的身份是盈透证券(Interactive Brokers)的创始人。他在盈透证券创造的“概率实验室”,汤姆斯·皮特菲称其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汤姆斯·皮特菲认为,最优秀的投资者是概率的思考者。他曾专门撰文解释了投资者该如何创建并使用“概率分布”(Probability Distribution),从而了解股票、交易所指数基金或商品投资的前景。“概率实验室不仅仅关乎期权;还关乎如何在生命中作出决定。随着这一概率工具与后续版本的广泛应用,概率实验室会慢慢改变期权交易者、投资者和普通大众的思维框架。”

对于一个经历过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在美国凭自己努力实现美国梦的人,汤姆斯·皮特菲尤其感激美国对他的厚待,给予的机会,让他可以不用担心潜规则,不用担心自己财富的安全,可以日复一日,心无旁骛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并得到金钱上和名誉地位上的丰厚回报。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说过:“每个人虽然是从利己的目的出发,却要通过利他的手段去达到利己的目的。”

我们需要的只是在不可能的时候多一些可能,在没有路的时候看到一条路。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www.followme.com

Donate if you like
avatar
Reply 0

Load Fail()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