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交易者》 --- 访谈顶尖交易员【下篇:马丁和保罗】

avatar
· Views 422
《自律的交易者》 --- 访谈顶尖交易员【下篇:马丁和保罗】
三、马丁·伯顿

“交易中的每种发展,都必须接受测试。”

讨论主题
·个性协调的交易
·适合个性的交易
·交易计划的步骤
·避免“追逐行情”
·适当看待亏损
·自信与交易勇气

一辆车驶入加油站。一位蓄着长发,穿着寒伧的年轻人走过来,车主请他把油箱加满。这位年轻人立即说出精确的加油费用。车主觉得他的算术反应很快,于是给他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这发生在26年以前。这位车主是伦敦某主要证券经纪商的资深合伙人,加油站的年轻人就是马丁·伯顿。

目前,马丁·伯顿是蒙略门特衍生性交易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成立于1991年。21岁时,他成为伦敦证交所的会员;22岁,他成立蒙略门特衍生性交易公司之前,曾经加入康蒂·纳特·韦斯特证券公司,协助建立该公司的衍生性产品部门,然后前往花旗银行,担任了四年总经理,负责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所有股票与衍生性交易。

蒙略门特公司的业务包括:造市活动、专业交易、衍生性产品经纪、资金管理、技术分析与计量研究。马丁·伯顿本人从事期货、选择权与现货市场的交易。虽然他们的交易盘房规模不如大型银行,但市场影响力很大。当他离开盘房跟我见面的时候,我首先注意到他手中的大雪茄,其次是衬衫上手工缝制的名字缩写。

“在26年的交易生涯里,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在进行一场90分钟的足球赛。我的长期绩效相当成功。过去几年,我刚好参与一个小型交易基金的操作,每年的获利都超过50%。对于我来说,如果某一年不赚钱,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否发生严重的亏损呢?我从来没有发生严重的损失。就整年度而言,我从来没有损失的记录。这是一种自我控制的本能。当然,这也会局限获利能力。可是,这是我自己的信念,按照自己的风格进行交易。”


内在协调才能创造优秀交易员
为了获得成功,交易员不仅必须正确地处理市场,还必须正确地处理自己。交易员对于自己的态度,可能从两个不同的渠道影响操作绩效: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得到的资讯,他们如何反应该项资讯。我们可以确定一点,感觉忧虑、分心或忿怒,这类的情绪状态绝对无助于操作绩效。了解技术指标或最近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报告,这都很重要,但迈向交易成功的道路,起点在更前面----起始于自我分析。

“我从总体的层面向下观察市场,我也从总体的层面向下观察自己,这一切起始于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我立即产生一种感受,我必须对自己感觉很棒。我必须让自己处于一种协调的生理/心理韵律中。早上的感觉会影响我的穿着,影响我一整天的计划。这一切将设定我整天的心智状态。”

“如果你处在最佳状态下,你的表现也将是如此。你必须确定自己处在最佳状态,因为这让你有更大的机会掌握优势。可是,也正因为如此,你不能对自己说谎。不能只因为你想交易,就假装自己的感觉很好。”

马丁·伯顿必须确定自己的心智处于协调状态,这是进场交易的先决条件。所以,除了市场策略之外,他还采用心智管理策略。这类的技巧可以提高专注能力,使得行情判断更清晰。维持内在的协调,让你不容易分心,不会基于错误的理由拟定市场决定。

“我不会让自己挂念任何东西。维持理想的关系很重要。如果生活中的其它部分造成不协调,你的交易就不会理想。如果你觉得不自在,生活中发生某种问题,这就不是进行交易的最佳状态。你不能允许任何可能造成的干扰因素存在,因为它一定会造成干扰,我保证它一定会在你最不希望被干扰的时候造成干扰。你经营生活的方式也就是你从事交易的方式。”

如果交易员了解自己,就比较容易理解他们为什么会产生某种特定的行为,例如:为什么在存疑状况下递单。当交易员觉得沮丧或不快乐的时候,经常有提早结束获利部位的冲动。他们希望从市场中取得一些报偿,弥补生活中的其它不快感受,于是他们实现帐面获利。自我分析可以让这类交易者了解,他们提早结束获利部位只是为了让自己觉得好过一点。通过自我分析,可以了解一些与交易不相关的不当行为,以及潜意识中的真正动机。

同样地,如果不遵循交易计划,计划就没有任何意义。请注意,你的感觉将影响交易决策是否来自于交易计划与客观评估的资讯,还是来自于你扯进交易之中的日常生活情绪包袱。

“因此,如果你准备与市场作战,必须确定你的心理/生理状态没有任何弱点。你甚至应该问自己:‘我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我为什么感觉很棒?’我会质疑自己的感觉是否真实,是否自己骗自己?我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可是,这一切都只代表我已经准备妥当而可以下注,并不代表我会下注。”

“然后,你从总体角度观察市场。这一切都是你是否下注的背景资讯。惟有经过前述的程序而觉得非常自在的时候,才应该在个别股票押下个体的赌注。”

所以,惟有经过周全的自我分析,马丁·伯顿才决定是否进行交易。

不进行交易可能是最成功的策略
“如果我发现交易之外的某些事情造成干扰,就非常不可能押下赌注。我会继续工作,但不会进场交易。如果你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就能取得优势。同样地,你也必须具备耐心。我具备非凡的不交易耐心。为了保持市场的感觉,小量交易没什么问题。事实上,我不认为这是交易,只是为了与市场沟通。可是,如果交易涉及真正的大钱,就必须确定自己处于正常状态。”

“你没有必要每天交易,甚至没有必要每个星期交易。如果读者自认为是交易员,而且对于自己有信心,那就不需要每天交易。你就是你认为的自己,但显然必须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是真的。我不认为你身为交易员就需要每天交易。你不能欺骗自己。如果你下注,赌注必须很小。你必须不断自省,真正下注的时候,务必确定自己处于健全状态。”

最初,我觉得非常惊讶,马丁·伯顿之类的成功交易员,竟然建议交易员不需要经常交易。可是,经过仔细的体会,他的说法显然有道理,这也是为什么他是受访者而我是采访者的道理。

正因为你觉得“不对劲”的时候不该交易,所以你必须通过某些方法来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最容易对于交易产生不利影响的感觉,通常来自于个人没有解决的冲突。这些情绪冲突可能来自于同事之间的争执或工作压力,使得你在最应该专心的交易过程中造成干扰。惟有你才知道这些冲突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你必须有强烈的意图解决这些冲突,因为你的交易优势依赖这些。另外,如同马丁·伯顿说的,你没有必要交易,你可以等到冲突解决而觉得自在的时候。

可是,请记住,“你必须有积极的心态,而且必须谦卑”。你也必须对自己的盈亏负责。如果你尝试塑造积极的心态,或尝试学习积极的心态(我见过管理顾问做过这类的多次尝试),这都没有用。积极的心态或许可以被塑造出来,但你没有办法因此而认赔,因为这种心态没有根深蒂固。我认识一位受过完整训练的高级经理人,但他是“被塑造”出来的。企业管理或许可以容下这类的人,但交易市场很快就把他淘汰出去。

“交易市场没有可供躲藏之处。你必须面对自己。这里没有办法假装,你必须赤裸裸地站在自己面前。你不能欺骗自己。如果你相信的东西是被教导的,交易市场会让你怀疑这一切;反之,如果你原本就相信,那就没有怀疑的问题,因为这毕竟是你所相信的。”

按照个性进行交易
非采用一套不适合自己个性的交易系统,最后都难免与系统或自己造成冲突。缺乏一套适当的系统,只不过是浪费自己的精力与帐户中的钞票。就如同采用别人的装备打足球,或穿着别人的盔甲上战场。即使这套装备属于乔·蒙塔纳,盔甲属于凯撒大帝,你的表现也不会类似他们。

“关键是按照自己的个性进行交易。你的个性可能有瑕疵,就如同我的个性也有瑕疵一样。我的问题是有时候太冲,反应太快。可是,如果我是约翰·麦肯罗,尝试模仿杨·柏格就完全没有意义。所以,我尝试按照自己的个性进行交易,即使有时候太冲或反应太快。偶尔发泄一下怒气,释放出情绪中的毒素,这对于我自己总是有好处,虽然周围的人恐怕会受到一些干扰。一旦发泄之后,我就完全自在了。”

“如果你是某一类型的人,就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在个性上接受自己,没有任何隐瞒,不是假装自己是另一个你希望成为的人。我认为,这是交易员的关键议题。我就是我,不能假装是另一个人,而且我愿意按照自己的个性进行交易。这点对我很重要。”

你的系统必须发挥个性上的长处,尽可能降低个性缺乏的影响力。当然,你首先必须知道自己个性上的长处与缺失,了解自己对于交易的偏好。举例来说,你的个性是急躁还是具有耐心?是否相信技术分析?是否喜欢绘制图形?偏好集中还是分散的交易组合?

其次,评估交易系统与自己个性之间是否搭配。举例来说,如果你的个性急躁,就不应该采用长期交易系统,你的系统或许应该以技术分析为主,可以立即反应行情走势。如果系统中考虑公司产品的长期供需关系,恐怕不适合你的个性,很可能会造成挫折感。

让我们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交易系统与个性之间的协调问题。如果你不喜欢研究图形,不相信技术分析,就不应该太过于依赖变动率指标判断行情。如果你的个性非常厌恶风险,或许比较适合交易选择权而不是期货契约。如果你经常犹豫不决,交易系统就应该提供明确的进/出场讯号。如果你的反应不快,就不应该从事短线的盘中交易。另外,如果你不能同时照顾三个以上的部位,你的系统或许应该每星期挑选一个最佳的交易机会,当未平仓部位到达三个之后,就不要再开仓建立部位。
《自律的交易者》 --- 访谈顶尖交易员【下篇:马丁和保罗】
成功发生在决策过程中

建立部位的步骤
● 经过分析之后,辨识机会:获利/亏损与时间预期
进场建立部位之前,马丁·伯顿采用几个层次的思考程序。第一个层次是在每天清晨。如同前文描述的,他对自己的感觉进行自我分析。次一个层次涉及机会辨识与建立部位。
“然后,寻找你认为应该掌握的机会。你自然就知道自己准备押下多大的赌注。这个时候,你对于获利有某种预期,也晓得可能的损失风险,如果还是决定进场,那就下注。”

● 部位开仓之后,立即重新分析:获利/亏损与时间预期
一旦部位开仓之后,伯顿的分析不会就此停顿。他会重新考虑自己对于部位的感觉与获利的预期。

“这是另一层次的心智程序。真正分析我对于部位的感觉。一直到实际拥有部位之后,我才能真正分析部位。现在,我面对一个活生生的部位。一旦部位实际存在之后,我将以另一层次的本能凌驾部位之上。我考虑获利的预期,以及实现获利的预期时间长度。我了解,如果获利实现所需要的时间不在我的个性控制范围内,即使价格将满足我的预期,只要时间太长,我的个性也不太可能接受这点。”

马丁·伯顿对自己的个性让步。如果价格将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到达目标价位,他可能没有办法维持部位,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个性恐怕不能等待这么长的时间。惟有心智处于自在的状态,才可能产生最佳的判断与最佳的交易绩效。如果你不满意当时的情况,心智就会通过巧妙的方式让你知道,迂回地让你产生失控的行为。如果某位交易者只愿意持有一个星期的部位,但该部位需要三个星期的时间到达目标价位,交易者就会自然找到借口提早结束部位。

持续分析
如果马丁·伯顿开始觉得不对劲,就知道自己必须重新分析。他必须在自己个性的舒适范围内进行交易。如果某笔交易与自己的个性之间不能协调,判断上就会发生错误。

“如果我对于一个部位的考虑过多,我就知道这是出场的时候。显然,一定有某些理由让我产生过多的考虑。一旦对于部位产生疑虑的感觉,只要行情发生不利的走势,表现一定不理想,我必须接受这点。除非我能找到一个好理由说服自己继续持有部位,否则我就出场。”

拟定有效的交易决策:设想可能性
从预期获利的角度分析部位之后,接下来考虑潜在风险。总之,他通过自己对于部位变动的感觉,设法拟定有效的决策。

“然后,我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如果五分钟之后,价格下跌某个百分率,我准备怎么做?如果行情下跌5%,而且除了市场心理之外,没有特定的理由造成行情下跌,我是否准备加码买进?如果我不想继续买进,或许我原本已经买得太多。虽然我不想向下摊平,但我会问自己:‘如果要摊平的话,我会挑选哪个价位?’”

通过摊平价位的考虑,伯顿判断自己持有的股票数量是否太多。同样,这也是自我协调的问题。如果他希望摊平,代表他愿意在目前更低的价位买进,显示他对于最初的分析仍然有信心。相当不错的心智技巧,让你保持开放的心胸,不会坚持既定的看法而完全排除错误的可能性。

“如果部位发生某种程度的亏损,那不只是数据而已,实际上就代表钞票,我希望知道自己的感觉怎么样?如果价格位于你不希望发生的位置,你准备怎么做?站在买方还是卖方?在这个价位,只能二选一。所以,在价格发生某种程度的走势之前,就必须盘算清楚自己的反应。”

一旦完成这方面的评估,了解自己容忍痛苦的程度之后,假定价格真的到达该价位,就像公司的应付帐款一样,损失已经入帐了。由于你已经准备妥当,万一发生的时候,可以轻松处理。

“如果我是一位将军,派遣5000士兵前往战场,先锋部队一下就折损1000多人,我是否会下令撤退?如果我认为这只不过是伏袭的缘故,完全没有影响敌我之间的实力,我就继续前进。如果我认为到时候将产生一种念头:‘不知道怎么处理损失’,那我就不会建立部位。”

这让我想起《孙子兵法》的一段内容:‘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

“一旦你确定自己可以处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那你的心智状态就已经准备妥当。你必须知道自己的感受,你是否有力量继续前进,因为这些都是交易的必要准备。所以,交易之中必须预先知道,如果股价到达你不希望发生的价位,你将有什么感觉。”

“我追求交易如同生活----但实际上交易不是生活。我处理交易,就像我处理生活。如果你喜欢在生活其它层面上拟定决策,那你在交易中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拟定决策;应该像下棋一样,你必须观察对手的动作。你应该自问:‘如果我把兵移到这里,整个局面将如何?’交易就像下棋,考虑所有的层面。”

“我可以掌握到某种程度,一旦需要拟定决策时,我觉得很自然。因为我已经决定如何应对不利的走势,所以我对于自己将来必须采取的行动觉得很轻松。”

伯顿采用一种相当有用的技巧,专注于交易,预先评估各种应对行动。他预先盘算部位的各种可能发展,构思每种情况下的合理对策。当某种情况真的发生的时候,这种技巧有助于你立刻采取行动。心智预演有助于实际采取行动。我非常推荐这种技巧。“你认为情况可能如何发展,如果真的发生,你准备怎么办?”如同马丁·伯顿所说的,“交易中的每种发展,都必须接受测试。另外,你也必须在心智上测试自己。如果行情出现不利的走势,你预先安排的反应就必须接受测试。”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于认赔有困难,进行交易之前就应该设想预定认赔的价位遭到触及的情况。然后,设想自己真的采取行动认赔。重复练*,直到你觉得这是一种自然反应为止。同理,如果你经常过早获利了结,就应该设想股票触及某个你不打算卖出的价位,然后设想自己不会出场,同时告诉自己为什么。”

同时考虑价格与时间
请注意,心智预演必须同时涵盖目标价位与时间。如果你准备在一个星期内结束部位,那么六个月完成2%的目标价位就没有意义。

“现在,你必须考虑股价变动的速度有多快。买进之后,如果股价没有明显的理由而立即下跌,你必须盘算自己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如果股价慢慢下跌,那就更值得关心。总之,你考虑的不只是价位而已,还包括股票到达该价位的时间。所以,你不能像机械性交易者一样,只是设定价位:必须考虑价位/时间的关系。这是关键所在。如果你发觉股价慢慢远离目标价位,相对于大卖单引发的暴跌走势来说,盘跌比较可怕。大卖单不值得慌张,反而应该视为低价加码的机会。”

“如果我预期10%的涨势,结果股价在很短的时间就上涨5%,我很可能结束部位,因为这段走势得来全不费力气。我可能认为,股价之所以立即上涨5%,完全是因为技术性缺乏卖盘,在我的时间架构内涨势过猛,很难继续走高。”

马丁·伯顿是在时间架构内评估目标价位,完成某特定走势的时间越短,当然越理想。

关键是方法,不是追价
如同大家一样,伯顿的最终目的也是赚钱。可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知道自己必须专注于事前准备与心智程序。所以,只要按照计划行事,亏损也算成功。换言之,他衡量成功的基准为“是否按照计划行事”,而不是比较其它替代行为的结果。

“我卖出之后,如果股价继续上涨5%而到达我最初估计的目标,这完全没有问题。或许有些恼人:可是,只要我按照心中的想法操作,如果赚钱,那我很高兴,如果没有赚钱,我至少已经按照计划行事。”

“如果我根据自己的方法与思绪进行交易,因为担心损失而提早卖出,结果该部位演变为重大的获利,那我也一笑置之。对我完全没有影响。如果觉得不舒服,我绝对愿意过早认赔。事实上,如果我准备做什么事,结果没有做,这才是我最担心的。例如:我告诉自己应该建立某个部位,结果没有。如果我毛骨悚然而觉得应该害怕,结果基于某种理由而违背这种害怕的直觉----这才会让我恼怒。”

交易系统就是交易计划,显示你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交易者必须对于自己的系统保持信心。市场如同浩翰的大海,你惟一能够依赖的就是自己的系统。如果放弃系统,一定会迷失。如果你总是临时起意采取一些行动,帐户一定布满赤字,偶尔的获利只是安慰而已;反之,如果你按照周详的计划进行交易,必定是稳定的成功,偶尔一些失败也只是用来点缀成功。所以,马丁·伯顿不断强调按照计划进行交易的重要性。对于伯顿来说,计划中的决策就是正确的决定,也是无悔的决策。

“发生亏损时,务必确定决策正确。处于不利的情况,你必须确定自己不会后悔:正确的决策不会产生后悔的结果。如果你事前做过通盘的考虑,决策就会正确。如果我的人生有一个座右铭的话,那应该是‘我永远不希望对于任何事情觉得遗憾’。这并不是说你不能认赔或犯错,你只是根据计划采取行动而结果错了。总之,这是你的决策,不是临时起意的想法。”

交易涉及许多困难的决策,但马丁·伯顿能够轻松执行,因为他知道整场比赛不是在一天之内结束。

“提早结束一个原本可以获利的部位,这不是关键所在。你必须放轻松,这不是一场90分钟的比赛,今天不一定要得分。明天还会进行比赛,只要你愿意的话,每天都有比赛。你不用太在意今天的得失,明天还可以重新来过。只要你愿意,每天都有机会,不要太过于执著。”

伟大交易员的心态全然不同于一般交易者。对于已经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会抱着负面的看法,因为他们知道,这并不是最后一击,比赛还要继续进行。举例来说,如果你的彩券号码只差几个字,你不会久久难以释怀。如果你认赔一个部位。结果行情立即朝当初预期的方向发展,你必须抱着“那又怎么样,重新来过”的心理。集中心思于未来,不要对过去抱着负面的看法。

对待亏损的方法
大多数交易者都痛恨亏损,甚至关掉电脑而否认亏损存在,或拒绝打开经纪商的对帐单。这是一种否认的心态。某些交易者把帐户中的亏损涂黑。伟大交易员对亏损的方法截然不同。他们不是绝对的完美主义者,不会紧抓着手中的东西,不会因为割舍一些机会而怨天尤人。

“我相信自己相当平庸,我认为这是对我有好处的一种特质。我不是做学问的人,但我相信自己有不错的常识。我就像任何人一样喜欢成功,但也能够在相当谦卑的心态下接受损失。我非常愿意承认损失。如果你的损失次数像我一样多,你也需要承认损失。”

如果你不希望发生否认与瘫痪的情况,就必须承担损失。认知与接受损失的最好办法,首先就是承认损失。其次,看到整场比赛将不断地发展下去,你永远都可以参加比赛。损失不是全然的失败,只是过程中的短暂影像。事实上,如同马丁·伯顿所解释的,亏损可能完全不是亏损。罗斯曾经在《美国经典小说》中提到:“越快割舍损失,对于每个人都越好”。

“我发现自己可以从损失中受惠,因为如果你发生500英镑的损失,下一次就可以接受450英镑的损失,完全不会造成心理障碍。所以,你可以处在更有利的情况下拟定决策。你需要了解,接受损失并没有那么严重。”

“你必须确定任何决策都是你真正想要的。负责的心态很重要,包括在整个人生当中,我必须对家人、朋友与同事负责,你也必须负起交易部位的责任。可是,你必须足够坚强而能够承担责任。你必须负责而不觉得遗憾。为了不觉得遗憾,你需要能够扣动扳机。”
对于伟大交易员来说,只要他们采取应有的行动----换言之,遵照系统的指示采取行动----就可以把亏损视为某种形式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任何遗憾。判断成败的基准在于你是否严格遵守交易系统,不要根据盈亏结果界定成败。把重点转移到适当的对象上,如此将发现获利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当然,你必须把注意力摆在“球”上面,但你首先需要知道“球”在哪里。

自主与自信
马丁·伯顿提到一段非常值得一听的故事,因为这显示交易员需要有孤立于群众之外的勇气,相信自己的判断。这种勇气偶尔会造成损失,但更经常带来获利,并因此而强化自信心。

“据说福克兰战争即将爆发。当政府宣布这项消息之后,我与一群军官闲聊,讨论战争发展的可能状态。他们普遍认为,战争的结果应该正如报纸上的预测,但发展的过程不会如同报纸上预测的那么简单。我发现,这场冲突很多方面都可能出差错,让大家感到失望。我决定放空投资组合中的每支股票。可是,我没有想到我们的远征军需要耗费那么多的时间才到达福克兰群岛。在我们公司中,我是惟一站在空方的交易员。我每天都必须面对‘你不应该在战争中放空股票’的爱国情结压力。大约经过三个星期的时间,我们才经由亚欣森岛到达南乔治亚。”

“当然,媒体普遍认为我们只需要走遍全岛就可以了,我的空头部位每天都发生损失。同行交易员与空头部位给我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虽然这方面的压力很大,但我还是相信自己的看法。结果,我们的远征军当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可是,随后几天,整个市场与政治圈子开始产生疑惑,尤其是几艘战舰被击沉之后。于是,行情开始暴跌,我扳回部位的损失。虽然没有赚钱,但也没有发生亏损。”

“这是一段值得回忆的经历,因为我觉得自己不爱国。可是,我有我的工作,我是专业交易员,不仅仅是群众的一份子。我相信交易程序中必须存在某种程度的反向思考。这是一种痛苦的经历,我非常怀疑自己身为交易员究竟在做什么。”

伟大交易员需要坚信自己的决策,但还需要保持重新评估的弹性。这非常不简单。你一方面需要有顽固的勇气,另一方面还需要有智慧保持开放的心胸。惟有诚实面对自己,才能明智地判断。你必须问自己为什么如此做。如果你仍然相信自己的分析正确,就不能动摇信心。可是,你也必须定期根据新的资讯,重新评估整体的情况,确定你的部位仍然正确。一位船长不会设定方位之后就蒙头大睡,他必须继续观察。基普林曾经说过:“当所有人都怀疑你的时候,你必须相信自己,但还是需要考虑他们的怀疑。”

交易战术
·你的感觉如何?你是否按照既有的感觉进行交易?
·你可以不进场交易。
·你的交易方式是否符合自己的个性?如果不是,调整交易方式。
·这笔交易的预期获利是什么?
·你认为实现预期价格的时间需要多久?
·如果价格在五分钟之内下跌5%,你会有什么感觉?
·针对各种可能的发展,预先拟定对策。
·按照计划行事,钞票会自己照顾自己。
·交易不是生死搏斗,明天还有机会。
·按照系统的指示交易,即使发生亏损也算成功。
·相信自己的决策,但永远保持开放的心胸;没有人说很简单。
《自律的交易者》 --- 访谈顶尖交易员【下篇:马丁和保罗】
四、保罗·约翰逊

“我享受交易,尤其是赚钱的时候。”

讨论主题
·交易的三种恐惧感:错失机会、成功与失败
·交易的自律精神
·交易的欲望

对于某些人来说,名气具有吸引力。我在芝加哥联盟俱乐部采访保罗·约翰逊的一个星期之前,一家著名杂志在帮他与汤姆·鲍德温拍摄了一些影片。隔周,当我观赏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为访客准备的影片时,看见保罗·约翰逊出现在银幕上,解释他的工作。现在,他的成名三部曲也在本书中!

如同许多顶尖交易员一样,保罗很年轻的时候就感觉到市场的魅力,而且这种魅力始终伴随着他。8岁的时候,他曾经参观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看见交易员的交易情况。80年代初期,他有一段时间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现在则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董事与场内交易员。保罗也是国际证券期货与选择权公司的资深副总裁与LSU交易公司的总裁。保罗的主要工作是提供利率衍生性产品使用者(例如:都会银行、避险基金与专业交易管理公司)的市场与交易分析。可是,他的收入大多来自本身的交易。

无畏的交易员
采访保罗·约翰逊之后,我相信“伟大”交易员----在这个领域内赚大钱的人都很“伟大”----对于事情的看法截然不同于一般交易员。这可能是成功者的普遍特质。他们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态度,其中涉及的绝对不只是乐观而已。他们交易成功的图表似乎是从天上俯瞰绘制而成,他们可以看见每个环节,视野非常宽广。非常幸运,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而培养这种态度。

身为交易者,你可能遭遇数种不同类型的恐惧:
·错失机会的恐惧,这是担心自己不能进场建立部位而错失机会的恐惧。
·恐惧成功。
·恐惧失败,这是认赔出场的恐惧。

本书的许多访谈中,我们讨论这些恐惧的原因,并且提出解决之道。

错失机会的恐惧
交易者普遍认为,如果他们不采取行动,将错失一辈子的机会。他们相信,机会不会敲两次门,如果希望成功,必须抓住成功的每个机会。在交易的领域之外,这是令人钦佩的特质,也是我们对于这种态度的评价。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被教导这类的信念。可是,适用于人生其它领域的真理,未必适用于交易。这也是许多其它领域的成功者,为什么不能在交易市场获致成功的道理。他们在其它领域内获得成功的技巧,往往加速他们在交易市场的失败。伟大交易员具备全然不同的观点。

“永远有明天,许多人经常是忘记这个事实。某些精明的人了解永远有明天,他们也是早上就可以离开市场的人。我今天早上遇到一位交易员----他有很棒的一天,只工作20分钟。进场之后,立即出场。他发现市场太过沉闷,不适合进行交易。”

“在营业大厅里,我想你必须具备一些攻击欲望。你不能感到害怕。对于你所面对的事物,你不能觉得害怕,这是交易员必须具备的一种心态。如果太过于软弱,你会失去太多交易机会。可是,错失一些机会是可以接受的;我宁可错失机会而不愿失去钞票。如果你错失一个交易机会,就让它过去。几分钟之后还有另一个机会。”

没有遵循交易计划提供的明确进/出场讯号,这才是值得害怕的东西。交易者经常会受到一些古怪偏差的诱惑,或运用交易计划的灰色地带“弄些搞头”。举例来说,假定某人运用三天移动平均与十天移动平均的穿越,交易者可能不愿意多等一天看看均线是否真的穿越。处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迫不及待的欲望很强烈,例如:很久没有交易,急于扳回损失或急需用钱。

为了消除这种恐惧,首先需要剔除所有的不相干考虑。交易毕竟不能因为你需要获利而获利。把不相关因素从思绪中剔除,最佳方法就是专注于交易讯号。写下你应该进行交易与不应该进行交易的市场讯号,这些法则必须尽可能明确。然后,专注于这些讯号,排除其它诱惑。

不同于人生其它领域,为了获得交易成功,必须克服“错失机会的恐惧”。提醒自己,适用于其它人生领域的原则,并不适用于交易。在金融交易市场,为了获致成功,意味着你必须等待正确的时机。如果感觉某些东西不对劲,就不要进场。态度必须十分小心,等待就可以获得报偿。另外,随后还会出现其它的机会,这也不同于人生其它领域。

恐惧成功
你可能很难相信,很多人非常害怕成功。你或许认为,这对于我们剩余这些人更有利----除非你在潜意识中也害怕成功,而且自己不知道。

“我相信很多人害怕成功。我有一位青梅竹马的好朋友,他是一位消防队员。他几乎是在上班的第一天就把工作搞吹了。他曾经得到生命中想要的一切,但他总能够想出办法搞砸。”
“成功会带来压力:人们期待你维持相同的绩效,但你担心‘我没有办法再办到’。对于专业交易员,我想成功的恐惧远甚于失败的恐惧。”

你怎么知道自己害怕成功?不妨考虑下列问题:
·如果你准备进行一项你过去曾经完成的工作,是否会因为担心表现退步而不安?
·你是否担忧一项工作完成之后的负面影响?
·朋友或同事对于你的期待,是否会构成压力?
·你是否听见自己说:“我是否必须再度证明自己?”
·完成一笔成功的交易之后,你是否会给自己“休息”的机会,还是立即又进场?
·当你交易成功的时候,是否突然发现自己交易的时间减少,突然发现自己的“杂务”特别多?

当然,这些现象未必代表你害怕成功,但确实有密切的关联。为了排除这方面的恐惧,首先必须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举例来说,是否是因为家人的期待过高?其次,你必须消除这些原因,或把他们的影响中性化。为了把某个问题的影响中性化,你必须有克服问题的决心。随时提醒自己成功的效益。告诉自己,你想要成功。幻想交易成功的景象,鼓舞成功的欲望。

恐惧失败
在一般生活中,害怕失败经常是成功的动力。可是,在交易领域里,情况可能刚好相反。反映在交易过程中,这是一种害怕认赔的情绪。
假定你持有一个亏损的部位。如果你忘掉“迅速认赔”的古老格言,损失可能不断累积。于是,你希望否认它们,尝试忘掉它们。你变得太忙而没有办法考虑它们。你承诺自己,现在你只希望扳平,甚至不再考虑获利。
随着价格不断走低,你对自己的承诺也只好向下调整,“只要价格稍微回升,我就出场”。每当你想起这个损失,就非常懊恼。偶尔,你可能责怪自己没用。你可能记起一些过去的失败经验,“我或许天生是个输家”。午夜梦回,你可能会想:“或许自己遭到天谴,但我会记取这段经验”,似乎想跟老天爷讨价还价。不久,价格回升,你想这可能是转机。或许应该继续持有部位,毕竟还有扳平的机会。可是,价格再度下滑,继续创新低价。现在,你开始责怪自己与市场。市场完全知道你的部位,它就是要惩罚你。每当想起这个部位,脑袋就发胀,身体僵硬,完全迷失在挫折与悔恨中。你开始祈祷,请求老天爷再给你一次机会,你绝对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许,价格再也没有回升;或许,价格回升而你认赔出场。回顾这一切,你蓦然发现自己原本可以在很早之前就接受轻微的损失出场。你盘算这些不必要的损失,觉得非常忿怒。

更糟的,价格不久之后又开始飙涨。于是,你不认为自己应该迅速认赔而在低点另外寻找进场机会----你认为自己根本不应该出场。总之,你没有从这段惨痛经验中学得任何教训,你急着寻找重蹈覆辙的机会,这一切都是人性使然。

如果你的情况正是如此,那就需要改变自己的心态与亏损观念。为了避免这类的错误,你需要了解几点。

判断错误是可以接受的
你过去或许听过或读过这种说法,但你可能不愿意接受。“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我不能犯错。”除非你愿意接受另一种心态,否则就不可能改变既有的心态。请注意,告诉你交易之中可以犯错的人,并不是阿狗或阿猫,而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董事保罗·约翰逊,他允许你犯错,蒙略门特公司总裁马丁·伯顿允许你犯错,阿拉隆交易公司副总裁菲尔·弗林允许你犯错,本书采访的每位顶尖交易员都允许你犯错。

“类似如理查德·丹尼斯之流的伟大交易员告诉我们,他的获利有95%是来自于5%的交易。”

保罗·约翰逊认为,交易必须克服的最大心理障碍是“告诉自己我错了,我可能犯错。我担心失败,我害怕自己看起来是个输家。犯错是一种你必须接受的事实。你不是完美的,你必然会犯错。”

我请教保罗·约翰逊,他认为自己具备的最重要交易特质是什么,他不认为是积极的竞争欲望,也不是辨识赚钱机会的天生直觉,甚至不是让获利部位持续发展的能力。他给我一个简单的答案:“具备信心而知道自己犯错。偶尔的失败完全没有问题。我想,大多数的交易员都办不到这点。营业大厅里的阵亡率很高,交易员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我认为,就是你不能承认自己错误,最后才被迫承认”。请记住奥尔德森的一段话:“如果你一开始没有成功,只代表你是一般人而已。”

不要偏执
兔子在黑暗中穿越马路,偶尔会着迷于远处而来的两个光点。当光点伴随着轰轰的声音逼近时,兔子完全失去反应能力。在这种(与其它)情况下,人们的行为经常像兔子。交易员明知自己正陷入灾难中,还是固执地坚持持有部位。当你持有亏损部位时,请注意不要变成兔子。

“很多交易员不愿意看报纸,不希望知道价位,因为这会让他们觉得不舒服。他们认为行情应该朝有利于部位的方向走。突然之间,他们发现行情背道而驰,但不能采取行动,于是失败。”

不要受到不相干因素影响而产生偏执的心态。有些人看到报纸的某项报道,就再也不理会交易系统。这类现象最常见于小道消息。他们听到某个谣言,就把交易系统搁置一旁。你必须用尽一切手段来避免这类的偏执心态。专注于马路的对侧,想办法穿越马路。

专注于系统而不是结果
认赔之所以困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忽略应有的行为。我们原本应该遵照交易系统的指示。伟大交易员专注于他们的系统,让获利自己照顾自己;差劲交易员专注于结果,让交易系统自己照顾自己。你的交易系统应该在亏损还很小的时候就指示你出场。如同保罗·约翰逊解释的,保持偏低的亏损,相当于创造较大的获利。
“如果愿意迅速认赔,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钞票装进口袋。你必须接受许多小亏损而不是一笔大损失。过去的许多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连续八笔交易的获利,可能不足以弥补第九笔交易的损失。”

“我不介意判断错误,也经常判断错误。每当我陷入一个灾难性的部位,必定是因为我没有迅速认赔。可能是因为自尊或其它原因,你让亏损继续累积,甚至加码摊平,然后你让自己被三振出局。面对一个失败部位,我想你就必须让自己接受这点。损失不严重,你必须断然认赔。”

保罗·约翰逊强调的重点是:按照系统的指示,在亏损还很小的时候迅速认赔。如此节省的资金还少于你执著于亏损而忽略交易系统。所以,你必须确定自己的交易系统能够在亏损还很小的时候,指示你出场。你必须尽可能客观地检验交易系统。写下所有相干的考虑,而且只有相干的考虑。书面记录比较容易让你进行客观的分析。

“我会评估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的结果,然后说:‘嗯,情况就是如此’。于是,我知道交易部位的判断错误还是正确,也知道获利部位应该加码还是亏损部位应该减码。我会断然认赔,告诉自己:‘嗯,你搞砸了。出场重新评估市况’。”

除了交易系统告诉你出场之外,如果原先进场建立部位的理由不再适用,你也应该结束部位。

“当部位朝目标方向发展,你必须越来越小心。如果放空100口债券契约,我会把整个部位视为单口契约,考虑其中的各种参数,评估自己的反应。可是,你也必须持续观察行情,市况随时可能变化。相当程度内,这取决于你当初建立部位的理由。如果你认为行情将走高而建立多头部位,必须确定这个部位确实是你想要的。”

保罗·约翰逊认为,如果你当初建立部位的理由不再适用,就应该出场。一切都取决于你的系统。这也是为什么你必须清楚界定进场的理由;出场理由基本上也是由进场理由决定。惟有在少数情况下,你可以忽略进场理由(例如盈余报告)而继续持有部位。举例来说,由于一些意外因素(例如并购)造成股价可能朝有利方向发展,虽然当初进场的理由不再适用,但根据最新的情况演变,还是应该继续持有部位。

我们难以认赔,往往是担心自己结束一个原本可以反败为胜的亏损部位。这种现象也反映出害怕损失或错失机会的心理,还是专注于结果而不是交易系统。请记住,你不可能预见未来。如果担心亏损部位反败为胜而忽略交易系统,相当于抱着期待心理赌博。你有权力决定如何做----因为输赢都是你的钱。

“你不知道是否结束一个能够反败为胜的部位。你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规距办事。如果价格触及停损,就必须接受。这是我可能触犯的最大情绪性错误。你只能够依赖你所知道的。”
“如果你回顾过去而想汲取经验,这是很不错的主意。可是,如果你回顾过去只是为了惩罚自己,那你就是自虐狂。从错误中学习,这在人生任何领域内都没错。我父亲曾经说,我可以从他做对与做错的事情中学习,但不要重蹈覆辙。”

当你通过交易方法----而不是交易结果----来界定成败,就比较能够控制自己的交易表现与交易生涯。你越觉得自己处于控制地位,操作绩效就越理想。

“如果你能够断然认赔,我认为这是成功的表现。你根据自己设定的参数认赔,然后继续前进。惟有当你连续认赔50次,或许这才值得担心。”

保罗提到的“继续前进”很重要。照顾一个损失部位,势必会花费大量的心理与生理力量,让你觉得担忧、挫折、忿怒与懊恼。这些情绪会让你分心,没有办法冷静思考。紧紧抱住亏损部位会造成许多隐藏的成本,让你错失原本不会错失的机会。一旦认赔而继续前进,你可以释放负面的情绪,重新追求其它的机会。

留意冷清的市场
由于担心错失机会,你可能建立原本不该建立的部位;同样,你也可能因为无聊而建立差劲的部位。这种“手痒症候群”可能让你花费昂贵的代价来收拾烂摊子。

“很多交易员都有这类的问题。这也是他们提早阵亡或被三振出局的原因。留在冷清沉闷的行情中,你会觉得无聊,然后开始做一些不该做的事。当然,有些人偏爱沉闷的行情。我的一位好朋友,他是欧洲美元价差交易的大玩家,非常偏爱冷清的行情,总是在这类市况下大赚钱。可是,我们都需要知道自己适合哪一类的行情。”

你必须了解各种市况,评估自己适合交易的行情。不妨考虑下列问题:
● 行情是否冷清?是否即将公布重要的报告?市场是否即将因为假日而休市?
● 若是如此,根据你对于自己交易系统与个性的了解,这类沉闷的行情是否适合你?为了获利,你的交易系统是否需要重大的行情走势?
如果你或交易系统不适合处理冷清的行情,那就不应该盯着报价荧幕。专业交易员都能够在20分钟之后离开市场,你也应该办得到这点。事实上,这就是一种专业心态:发现问题,然后避开它。

叛逆个性不适合交易场所

不可寻找借口
如同保罗·约翰逊解释的,不能认赔是个大问题----不能遵循自己设定的法则。你的交易法则应该在进场之前预先界定损失。使你判断错误时不至于“体无完肤”。面对亏损,即使我们有明确的处理法则,但经常都不愿意遵从。为什么?人类的心智具有非凡的能力,可以找到各种合理化的借口,诱使理智屈服于情绪,做一些暂时觉得舒服的事。紧抱亏损而不断然认赔,可能让你暂时觉得舒服一点。

“除非你说服自己而相信某项行为是对的,否则你不会违反自己的法则。可是,当你违反法则时,通常都知道自己不该这么做。当我觉得自己应该坚持某个部位,结果我说服自己卖出。这种情况下,我知道自己搞砸了,不应该进一步犯错。”

所以,即使有一套非常明确的系统,还是可能被自己的甜言蜜语诱惑,告诉自己一些不该认赔的借口,梦游般地踏进万丈深渊。

善意与解脱之道
现在,你应该了解交易成功的条件:遵守交易系统的自律精神。许多交易员就是因为缺乏自律精神,不能遵从交易系统,所以他们失败了。保罗·约翰逊相信你可以改善自律精神。
“参加魔鬼训练营或海军陆战队。另一个办法是坐下来自我反省,尝试分析自己亏损的原因。我对于心理治疗不是很有信心,他们的问题似乎比我们更严重,所以他们能够了解我们的问题,但不能提供解决之道。”

“平心静气,分析自己的所作所为。了解自己究竟违背什么法则。思考将来如何改善。我发现自己的亏损经常是因为太过于草率,我知道自己错了,却继续陷下去。可是,这也是我变得情绪化的时候,抱着‘放纵一下’的心态。”

除了确定交易之前自己不是漫不经心之外,你还需要把交易法则摆在面前,看看自己什么时候违背交易法则。

“我认为,你应该把交易法则写下来。经过深思熟虑而写下自己希望具备而仍然缺失的行为,把做错与做对的事情记录为清单,想办法改正错误的行为,让它们也加入正确行为的清单中。”

“我想你必须自我分析,尤其是当交易进行不顺利的时候,想办法找出其中的理由。好好反省。这就像做很多事一样。如果你在家里尝试一副拼图而拼凑不起来----考虑为什么?采用不同的图片,或采用不同的拼图。因为你能够改变拼图,你也能够改变交易的方法和整个架构。”

因此,你必须辨识自己想要做什么(法则),以及自己不愿意这么做的可能理由。你之所以不愿意做某些行为的理由,可能是懒散,可能是害怕改变,可能是你不认为自己办得到以及其它理由。一旦发现自己不愿做某些行为的理由之后,列出这些行为的各种效益。举例来说,效益可能包括赚钱,或向自己证明你可以达成既定的目标。最后,不断提醒自己这些正面的理由,并把它们写在卡片上。每当发觉自己违背某些规范时,抽出卡片,专注于应有行为的正面效益。可是,如果不能坚持自己的承诺,结果还是枉然。你必须有真正要改变的意图。

缺乏自律精神,经常是因为内部的冲突。由于你不愿意做某些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你才需要规范。毕竟来说,对于你很想做的事,难道还是要规范吗?举例来说,如果你有“扣扳机的恐惧”,就经常会找一些借口,不去做你知道应该做的事情。你会因循苟且,寻找各种合理化的借口。尝试自我分析,就可以知道交易系统的哪些部分需要自律精神。

“如果每项行为都正确无误,结果还是不太顺利,那就不需分析,不需摆弄交易系统。这往往代表你需要休息。如果处在离婚过程中,恐怕很难赚钱。交易员需要专注,生活中的某些事件可能让你丧失专注能力,你需要暂时离开市场。”

总之:
1.列出书面的交易法则。
2.列出某些特别容易发生问题的法则。
3.扪心自问,然后写下你不愿意遵从这些法则的理由。
4.写下你遵从这些法则的效益----效益越明确越有效。
5.专注于这些效益。


最后,这类自我反省的过程需要长期进行,往往是一辈子的事。惟有在最后一个交易日,你才知道自己是否失败。

“我当然希望五年之后的自律精神更甚于目前。我们必须继续学习。”

热爱交易,设法改进
热爱这场游戏,这是交易成功的关键因子之一。如果你热爱某种活动,或觉得某种活动非常有趣,就更可能擅长这个活动。工作变得比较简单,而且继续保持趣味,接受挑战。你乐在其中,几乎成为一种嗜好,热忱与自信可以彼此强化。

“我享受交易,尤其是赚钱的时候。我想我不可能放弃,除非我闯了大祸而毁灭自己。我偶尔也会兴起停止交易的念头。可是,每当我离开市场,我会有难以割舍的思念。如果你没有实际把资金投入市场,通常就很难保持兴趣与专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永远都希望介入,即使只是为了让自己保持参与的感觉。”

交易热忱主要来自于动机。对于许多事情,你就是自然想做或不想做。你可以强化自己的动机。每个交易员的最终动机都是赚钱。首先,你可以列举这个最终动机之前的一些中间目标。举例来说,你的中间目标可能是更严格的自律精神,或更有效的认赔方法。其次,你必须专注于这些中间目标的效益。这些效益可能包括经济安全、财务自主与退休生活。你必须专注于动机的来源。经过一段时间,它们变得越来越实际,变成一种认同与愉悦的根源。

“动机非常重要,你必须有足够的动机才能够赚钱。除了提升自信之外,你不能让巨额盈亏影响你。自信不是自以为了不起。有些人能够持续成长,有些人不行。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减轻过度的压力
压力可能妨碍动机,可能减少交易的愉悦感觉。压力需要接受管理。肩膀有时候需要挑起担子,但你也应该记住保罗的建议:

“我不认为压力是一件坏事情。有时候,我知道自己必须回来。我拥有一些最棒的交易,因为我非常专注。我的妻子是很棒的生活伙伴,她有自己的事业,而且经营得有声有色。我怀疑自己有时候因此而失去专注精神。”

“某些人认为,交易的压力远甚于其它工作,但这取决于个人的感受。你必须立即知道自己犯错,这方面有些压力。可是,任何事情都有压力。当然,还有财务压力,失掉一切的压力。”

“压力较轻的情况下,我或许做得更好。当你开始怀疑自己是谁的时候,压力会越来越沉重。”

“有时候,你必须强迫自己进入状态,这种动机变得比较重要。对于我来说,如果我觉得自己不像自己,那就会强迫自己进入状态。”

如同保罗解释的,压力是一柄双刃的利剑。压力可以提供额外的动机----臀部下方的火焰,压力也可能造成干扰。你不应该害怕压力,但必须管理压力。分析交易压力的来源,然后回归基本的原则。如果压力来自于损失,那就专注于如何处理损失与重新评估。
改善交易能力的关键在哪里?

我向保罗请教这个问题,因为这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对于交易来说,你或许应该研究心理学而不是数学,除非交易的对象是选择权,数学在选择权领域或许更重要。我想,这可能也是汤姆·鲍德温何以那么棒的原因,他大学主修心理学,他知道人们什么时候与为什么冒汗,以及可能的反应。”

“你必须了解周围发生的一切。如果有人问我:‘从事交易之前应该学习什么?’我的答案是:‘心理学’。你不需要知道那些复杂的经济资料,因为很多人可以帮你分析,告诉你这些资料代表的意义。如果你打算自己研究,恐怕已经太迟了。”

保罗·约翰逊认为,技术分析与价格图形都是心理学的反映。如果你打算成为技术分析师或场内交易员,心理学特别重要。如果你分析一份价格走势图,不妨想象市场参与者在哪种情绪状态下造成这些价格形态。“看看价格向上突破,难道不是多头的决心击败空头的意志,然后空头发现大势已去,纷纷回补?”同样,“价格开低而缓慢走高,难道不是代表多头越来越自信而空头越来越恐惧吗?”

“走势图显示人们对于价格的反应。不论是头肩形态或楔型排列,其中都显示人们如何反应各种价位,何时出现某种行为,当价格穿越颈线时,价格走势反映了极端忧虑。这也就是所谓的‘虽然历史不会重演,但人性始终相同’。价格走势图就是如此----反映人性。”

交易战术
·辨识三种恐惧情绪:害怕错失机会、害怕成功与害怕失败。
·宁可错失交易机会也不要发生亏损。
·在交易市场中,机会绝对会敲两次门。
·辨识害怕成功的理由,把问题中性化;专注于成功的效益而不是压力。
·在冷清、沉闷的行情中,务必留意“手痒”的问题。
·判断错误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承认这点才可能成功。
·留意偏执的心理。
·专注于交易系统,不要专注于盈亏结果。
·保持偏低的损失,相当于创造较大的获利

作者:量化投资Quant
链接:https://xueqiu.com/5256769224/...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www.followme.com

Donate if you like
avatar
Reply 0

Load Fail()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