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上一篇文章中谈到了《交易铁律“买预期卖事实”的背后逻辑》,说到这个预期的问题,小编不得不进一步延伸一下,因为它实在是太重要了。身为交易者,预期这个东西,你必须得盯死了。。。所以,今天小编要跟你聊聊美联储与加息预期。
工作一天也挺累的!
来,先把气氛搞起来!!!
大话西游经典桥段,草裙舞!!
OK!收——!!
聊正事。
所有的金融业人士,尤其是外汇及其衍生品交易者,都会关注美联储的动态,美联储主席耶伦一讲话,全球金融人士的耳朵都得竖起来听。因为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控制着美元的吞吐,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在经济和金融方面全球领先,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影响的不仅仅只是美国本国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还会影响全球的金融市场以及全球经济贸易。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为刺激经济,放宽货币政策,逐步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从5%-5.25%下调至0%-0.25%,降息周期从2007年9月份一直持续到2008年12月份,从2008年12月至2015年12月之前,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0%-0.25%。
(联邦基金利率 来源:金十数据)
2015年12月,美联储在FOMC会议上决定加息25基点,这是美联储近十年来首次加息,也结束了维持7年的低利率政策,宣告进入加息周期。第二次加息是在2016年12月份,第三次是在2017年3月份,每次都加息25基点。在近一年半的时间内,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从0%-0.25%上升为现在的0.75%-1%。
在2014年10月底的FOMC会议决议中,美联储宣布结束QE,当时市场就开始猜测美联储可能在2015年开始加息,耶伦在2015年3月底时,也放出可能考虑加息的信号,于是市场开始猜测到底何时加息,加息预期开始升温,最后终于在2015年年底加息25基点。
根据点阵图,2016年本来预计是加息四次,但是最终只在2016年12月加息一次,和当初预期的大相径庭,美联储“拖拖拉拉”的态度把市场耍的团团转。
耶伦一直宣称加息要“循序渐进”,什么叫循序渐进?就是有秩序地慢慢来,看情况而定,只说要加息,没说什么时候加息,加息步伐的快慢完全由美联储掌握。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每次耶伦讲话的时候,态度都是模棱两可,有点打太极的意思,任何时候话都不会说满,总喜欢用一些“可能、大概、或许、看情况、即便。。但是。。“的词汇来搪塞。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有时也是这样。
还有,很多分析师或者经济学家在分析耶伦讲话或者美联储的会议纪要时都喜欢“抠字眼”,从讲话的措辞细微变化中窥探决策层意图。他们还经常会把会议纪要、政策声明中的文字仔细对比,找出新增了哪些,去掉了哪些,通过抠字眼来窥探美联储决策层的态度。
好,问题来了,耶伦为何总喜欢打太极?
一方面,耶伦宣称要加息,是为了引导市场预期,让市场知道美联储接下来要做什么,然后市场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美联储收紧政策,这样一来,美联储的正式公布政策决议时,就不容易引起市场剧烈波动。金融市场最怕就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意味着迷茫和不知所措,并且在金融市场上人的情绪是会传染的,这种传染会形成羊群效应,对市场产生巨大冲击。如果美联储在毫无预告的情况下,突然宣布加息,那市场极容易产生巨大波动。
另一方面,耶伦又不能态度太明确,首先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美联储的政策要依据环境变化而调整,话不能说得太满。第二,FOMC的决议是票委投票通过的,每位票委一票,耶伦话语权虽重,但也只有一票,她本人并不能决定FOMC会议的结果,而她作为美联储的最高对外发言人,因而在发言时也不会只顾自己,也需要考虑其他官员的看法和观点(这和中国政府机关可绝不一样,有些人喜欢以中国式的领导思维想当然地认为“耶伦是一把手,拍板由她说了算”,这可是绝对错误的观念)。最后,耶伦需要等待更多的经济数据来验证对经济环境的判断和评估,这样才能做出更有利的决策,这样一来,就容易含糊其辞。
那么,美联储在加息问题上的预期是如何形成的呢?
对美联储的政策预期,往往来自于媒体或某些官员、学者、社会名人的言论,这些人往往是政策的制定者,或者能够影响政策的制定,再或者能接触到政策的制定者,如美联储官员、某名校经济学家、著名基金公司大佬等等,这类人释放出某些“信号“之后,市场就会透过这些信号来推测美联储接下来的行动,从而形成市场预期。
比如: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Jon Hilsenrath,该人就是传递美联储政策信号的重要媒体人;另外,美联储官员在公开场合的言论是释放信号的主要来源,一些官员本身就是政策的制定者(FOMC票委);还有一些能接触到美联储决策层的经济学家、华尔街资深金融人士等等,他们凭借对经济金融领域的多年研究和相关经验,也会对美联储政策前景发表观点。另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声明、会议纪要、经济预测摘要(SEP)等文件也会传递很多决策层的信息。
还有,如何监察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呢?
这个小编之前在文章《24K纯干干货!不懂你就别玩外汇交易了! ——深度剖析国债与汇率(二)》说过,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集团编制的Fedwatch tool 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指标,Fedwatch tool通过对30天联邦基金期货定价数据计算出FOMC会议加息的概率。这个在CME官网上面可查询到。另外,彭博也通过对联邦基金利率的监测来预测未来FOMC会议的加息的概率。
此外,一些大型媒体机构(如路透、彭博)会对经济学家做一些调研,这些经济学家们也会给出自己对美联储政策决议的观点和判断,这些人的观点往往也是市场预期的风向标。
把握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期对外汇交易者而言,非常有价值,做过交易的读者们一定都深有体会,耶伦打个喷嚏,金融市场都会抖三抖,你要想知道她未来会做什么,就得时时刻刻盯住她,还有FOMC的票委们!
好了,收笔!
马上就要高考了,小编没啥寄予,送上一张图!自己体会!
文/刘洋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www.followme.com
Load F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