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看不懂泡泡玛特,是中年人投资的一次大溃败

· Views 14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月球密探阿波罗(ID:gh_de6424661304),作者:密探阿波罗,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大家好,我是阿波罗,好久不见。我不在的这些日子里,股市基本上乏善可陈。不过在美股、港股和A股我还是分别关注了三家公司。它们有几个共同点:


1. 都是国产品牌


2. 都是“80后”掌门


3. 上市估值都贵到爆炸


其中之一就包括了港股:泡泡玛特(潮流玩具)。目前大家的广泛认知,都不能理解为何这些公司这么贵,我在8月份那篇《消费的国产替代,一个确定性的投资逻辑》中恰好提到过这家公司,今天就以这三家中估值最“离谱”的泡泡玛特为例,来讲讲我的看法。



在讲这家公司之前,先看回一年前我写的一篇文章。我曾说过:不理解年轻人,以后赚钱会很难》。


一年之后,这样的故事正在上演,所以我沿用此语言风格,告诉大家:不理解泡泡玛特,是中年人投资的一次大溃败。


一、年轻人的新需求到底是什么?


分析任何群体,都要回归到群体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去。简单来说:


1. 当代年轻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我已经提过好几次:第三消费社会,特征是国家经济低增长与贫富差距扩大。


2. 年轻群体的共性特征,我也讲过:独生而孤独、低生育率、受教育程度高、见证过国家的高增长、有些钱但并买不起房。



这样的环境下,年轻人的普遍内在特征是有独立思想、注重个人精神表达,有间歇性的社交需求,持续性孤独与焦虑。


由此衍生出的外在特征为:懒、外貌协会、追求小众。与此同时,由于见证过国家的高增长,又具有民族自豪感,可以接受国产品牌溢价。


这些矛盾的综合体表现在消费上,就是即追求高端差异化消费又买不起太贵的。


所以年轻人的消费特征表现就是:


1. 买自己承受能力内,最好的化妆品,映射到具体商品,就是口红了。


2. 买限量款彰显个性化,耐克的AJ限量球鞋,就是如此。


3. 买设计独特的小家电,显得精致,比如网红早餐机、烤箱等。


年轻人购买国产非必选消费品的趋势是确定的,而当我将此需求与泡泡玛特对标时,我发现:设计独特、有限量款、可承受范围内最好的,泡泡玛特竟然全部匹配。


二、泡泡玛特吸引年轻人的是赌博吗?


泡泡玛特卖的东西,简单来说是类似高达、手办的潮流玩具,通过“盲盒”的形式销售,也就是你买了之后,打开之前并不知道里面装的是谁。



目前市面上普遍观点认为,泡泡玛特的卖点是盲盒,由于盲盒抽奖具有类赌博的成瘾性,所以将其卖点标签化为赌博,并称日后必将遭受监管。


实际上,“抽奖—抽中的快乐—沉迷快乐而上瘾—复购”这种观点依然是浮于表面。我们必须继续深思的一点是:究竟什么东西能让什么样的人上瘾?是抽奖和赌博吗?


部分是,但核心并不是。举一个极端的反例:如果盲盒里放的不是潮玩,而是那种常见的一元抽奖贩卖机里的小玩意儿,这家公司就绝不可能做大。


所以盒子里装的那个东西,才是人们上瘾的本身,那个东西叫品牌,叫IP。


显而易见的是,每个年龄层都有其可以着迷的东西:中年茅台、青年AJ、少年潮玩。所以上瘾也得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我在圈子里,愿意主动去接触。


而正如第一部分所说,这个东西有品牌、有IP、稀缺而富有社交属性,能填补年轻人虚幻的精神满足,所以才非常容易打入年轻人这个圈子。


我曾说,为了满足年轻人的虚拟精神满足感,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发一款游戏,让用户去收集、去换装、去炫耀,以排解孤独感,获得陪伴感。


而盲盒和游戏里的抽卡、买皮肤如出一辙,不是所有的抽卡游戏都有人玩,也不是所有的盲盒都有人抽。


泡泡玛特的成功依靠盲盒,但更依靠IP。


三、凭什么是泡泡玛特?


以上所说的年轻人需求,我相信很多企业都是知道的,而品牌IP,很多公司也已经布局已久。那成功的凭什么是泡泡玛特呢?这不仅仅是大家的困惑,也是一级市场众多身经百战的投资人的困惑。


有投资人在对泡泡玛特尽调完了对创始人说,“这么千载难逢的机会怎么会轮到你们呢?”


的确,大IP是印钞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但一直以来国内做IP的思路都是模仿国外的路子,先有文字漫画或影视作品,再有IP,之后才是IP类消费品。


问题是短时间内你做的起来吗?


靠内容来完成当代年轻人的IP教育,是一个困局,因为当代年轻人都是看日漫、漫威、迪士尼等IP内容长大的,新IP的教育太难了,机会也有,还在下一代。


泡泡玛特则走的是另一条路:无内容IP,但是强渠道力和强产品力。


关于“IP如果有强渠道,则并不一定需要内容支撑”,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论证:微信里面有大量的表情包IP形象,在微信这个超强渠道的分发下,几乎所有人都用过这些表情包,但很少有人去关心背后的内容。


泡泡玛特的成功就是如此。


简单来说,泡泡玛特过去是走的“弱IP-强渠道”的路子,路跑通了以后,才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步加重和扩容,形成“强IP-强渠道”模式,以追求消费的壁垒和长尾。


对了,现在很多投资人又开始猛夸那个他们曾经鄙夷的80后掌门人了,不知道他们是真心认为自己当年认知错了,还是因为这个古往今来的道理:


胜者为王。


四、从认知到赚钱,路还长


泡泡玛特在2017年~2019年,分别实现了1.58亿元,5.14亿元,16.83亿元的营收,以及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的净利润。


营收和净利润每年都是爆炸式增长,可以说是一家非常性感的公司,那么泡泡玛特这家公司有何风险?


1. 贵,这个就不用我在过多强调了


泡泡玛特现在的价格确实非常高,俨然成了一只出头鸟,这也是这家公司引发争议的根源。


如此高的估值,我认为首先在于它没有太多可比公司,是古典估值法从未涉足的领域,但也和今年IPO普遍高估的大环境有关。


不谈doordash和snowflake这种有故事的公司,几天前在美股上市的一起教育是有众多可比公司、财务数据非常差的教育股,但是市场依然给出了最高达到40亿美金的离谱估值。


传统研究员给泡泡玛特出的估值算法如下:


泡泡玛特作为行业龙头,给予30倍的估值,则对应2023年的市值为600左右,如果以3年获取1倍收益为目标的话,则在当下可以买入市值为270亿~300亿左右。


在这个大环境下,市场不会真的傻到给这家公司仅30倍PE,但上限是多少,就像比特币一样,谁都不知道它到底值多少。


另一方面,高估值反映的是高预期,如果泡泡玛特未来几年营收增速承接不住,市场势必会给它来一轮无情的估值粉碎。


2. IP的过度依赖性


主打商品Molly和Pucky的收入占比过高。


头部效应存在于任何地方,如果某个IP设计师一家独大,公司就会丧失议价权。不过关于这点我个人并不担心。因为他们的IP扩张很快很多,比如最近还新出了我最爱的哈利波特联名,以至于我都想抽两发(还有很多很难讲的风险,比如头部设计师均来自香港,不过说这个就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思了,不深讲)


最后再回到标题,我说不理解泡泡玛特,是中年人投资的一次大溃败。


这句话言辞稍重,但投资实际上确实就是赚认知的钱,在投资中,因为看不懂,而错失很多投资机会的情况却比比皆是。


更夸张的是,理解了公司依然会错过很多投资机会,举我自己展现在大家面前的三个例子:


1. 特斯拉,我1月6日发文称在上海工厂建成后明确看好;


2. 宁德时代,我去年12月24日发文明确看到“下一站5000亿”;


3. bilibili,我在1月2日发文称今年估值将翻倍,实际上翻了三倍。


这三家公司既然已经成文,表示我已经深度研究过,我的投资逻辑已经足以证明我具有认知。但是遗憾的是,这三家公司我都没有一直持有,因为都已经涨得超出了我能理解的估值。


所以,投资真的很难,但也很有趣。因为投资要求我们:保持学习,保持时代感。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月球密探阿波罗(ID:gh_de6424661304),作者:密探阿波罗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