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美股两大巨头爆雷,华尔街大多头警告:暴风雨来袭!

· Views 98

美股财报季的“雷声”,似乎越来越大了。

当前,越来越多的华尔街分析师开始担忧,华尔街长期多头、国民证券首席市场策略师亚特·霍根(Art Hogan)都在最新报告发出警告,美股未来一系列未达目标的业绩报告或将如暴风雨般袭来,美股或将承受巨大压力。

让华尔街多头们如此恐惧的原因是,美股对业绩“爆雷”的惩罚十分严厉。以美股科技巨头英特尔为例,其在上周五发布了一份不及预期的财报,随后便遭到资本市场抛售,当天股价暴跌超11%,总市值蒸发266亿美元(约1700亿元人民币);另外,美股社交媒体巨头Snap也遭遇了“业绩爆雷”,股价单日暴跌近27%,总市值一日蒸发超3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0亿元);10月25日美股盘后,Facebook公布了202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因营收、广告收入、月活用户数(MAU)和四季度指引均逊于预期,盘后股价一度大跌近4%。

全球供应紧张,或许是美股财报季“爆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影响美股未来走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仍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变化。

美股“超级财报周”来袭

华尔街似乎越来越担忧,美股的财报季或将成为“爆雷”季。

10月中旬以来,美股上市企业将陆续发布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这周开始,美股更是开启了“超级财报周”,道指成分股中有1/3的公司将发布财报,包括可口可乐、默沙东、波音以及麦当劳等。据高盛的报告显示,占标普500指数市值46%的上市公司将在本周公布季度业绩。

另外,苹果、微软、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美股科技巨头的财报也将于本周披露,这5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高达亿美元,几乎占据了标普500指数22%以上的权重,很显然,这5只股票的走势对整体指数有着巨大的影响,一旦业绩不及预期,将严重拖累大盘走势。

当前,越来越多的华尔街分析师开始担忧,不及预期的业绩或许是近期美股的重大风险之一,因为许多美股上市企业已经就供应链危机、高通胀、消费者信心发布了预警。

华尔街长期多头、国民证券首席市场策略师亚特·霍根(Art Hogan)在最新报告中发出警告,美股未来一系列未达目标的业绩报告以及令人失望的业绩预告,将如暴风雨般袭来,美股或将承受巨大压力。

让华尔街多头们如此恐惧的原因是,美股对业绩“爆雷”的惩罚相当严厉。

以美股芯片巨头英特尔为例,上周五,英特尔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微增5%至181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财报发布后,英特尔股票遭到资本市场抛售,当天单日跌幅高达11.68%,一夜之间市值蒸发266亿美元(约1700亿元人民币)。

美股两大巨头爆雷,华尔街大多头警告:暴风雨来袭!

另外,美股社交媒体巨头Snap也遭遇了“业绩爆雷”,其在上周四公告,今年第三季度的营收同比增57%至10.7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的11亿美元,并预计,四季度营收11.7亿至12.1亿美元,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13.5亿美元。

随后遭到了市场的猛烈抛售,上周五,Snap公司股价单日暴跌近27%,总市值一日蒸发了32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0亿元)。

美股两大巨头爆雷,华尔街大多头警告:暴风雨来袭!

Snap在业绩报告中表示,由于全球供应链受阻和劳动力短缺,导致Snap缩减了广告支出,因此公司的业绩出现了下滑,预计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将持续到第四季度。

这番言论直接在行业掀起了波澜,直接带崩了Facebook、Twitter、谷歌、PINS等媒体广告赛道的玩家。当天Facebook、推特的股价均下跌超5%,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亦大跌3%。

10月25日美股盘后,Facebook公布了202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为290.1亿美元,同比增逾35%,不及分析师预期的294.5亿美元;更被关注的月活用户为29.1亿,不及分析师预期的29.3亿;另一核心指标: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为10美元,同样逊于市场预期的10.15美元。

财报披露后,Facebook盘后股价波动剧烈,股价一度迅速大跌近4%,但董事会宣布重大利好:授权回购500亿美元股票,令盘后股价迅速拉升,一度大涨4%,随后涨幅回落至1%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是纳斯达克100指数9月7日触顶以来表现最差的成分股之一,现已较9月初的历史最高下跌14%,进入技术位“回调”区间。

供应链危机成美股“爆雷”导火索?

全球供应紧张,或许是美股财报季“爆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近一个月以来,美股非周期型企业发布的财报中,大部分公司都指出了严重的供应链问题,财报发布后,企业的未来盈利预期和股价预期都被下调了。

自今年下半年以来,供应链短缺对全球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即使是美国假期、购物狂欢季开始之际,供应方面仍存在的持续短缺,这也加剧了华尔街分析师们的担忧。

以美股家居用品龙头股Bed Bath & Beyond为例,其全球供应链受阻,业绩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选择抛售、回避,其股价自6月初以来累计暴跌超67%。

另外,耐克也在今年9月底下调了销售预期,原因是位于越南的工厂因疫情被迫停产。而且目前,成千上万的工人正离开工厂,导致越南工厂复工困难,未来一段时间,供应链仍将受到较大的考验。

相比服装家居行业,全球汽车行业的供应链问题更为严峻。芯片短缺成为了今年汽车制造商最头痛的问题,导致销售额出现巨额损失。另外,许多汽车企业在报告中预警表示,由于航运堵塞和港口拥堵,第三季度营收可能将大幅下滑。

彭博预计,由于工厂关闭和交付时间延长,预计半导体行业到2022年下半年才会有更多产能。

另外,上游原材料的涨价潮也开始向下蔓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开始涨价。自8月下旬以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AC全球汽车及零部件指数一直攀升,已飙升至7个月来的高位。

受供应链紧张、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冲击,汽车产业的业绩或将不及预期。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今年第三季度可能是美国汽车生产的低谷,供应商可能会多次下调业绩指引。

一个更大的危机

当前,美国供应链危机仍愈演愈烈,美国各大港口的拥堵情况仍在加剧。

10月25日最新消息显示,美国物流高速飞协博的CEO Petersen透露,包揽美国40%进口集装箱货物的洛杉矶和长滩港口,货物堆积成山,集装箱起重机运转困难,数百台机器只有7台在工作。

据高盛实时监控的港口数据显示,停泊等待卸货的集装箱船数量在9月19日创下73艘的纪录后,于10月18日恢复到了70艘,而疫情前的平均水平为0-1艘,装载的货物相当于20万个集装箱,许多集装箱装载着美国工厂在国内生产产品所需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积压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美股两大巨头爆雷,华尔街大多头警告:暴风雨来袭!

长时间的港口拥堵已经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不仅扰乱了供应链,导致大量商品断货,大批工厂放缓甚至停止生产。

意味着,依赖线下供应链的美股上市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涨价、供应紧缺的困境,四季度的业绩展望也存在一定的“爆雷”风险。

此外,影响美股走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仍是,美联储的政策变化。华尔街机构一致认为,尽管9月就业数据令市场大失所望,但对美联储缩减资产购买规模的时间表可能影响不大,美联储不会改变最早11月taper的计划。巴克莱高级外汇策略师Shinichiro Kadota指出,目前没有任何因素会阻止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

然而,全球通胀率持续走高下,目前启动加息的央行阵营越来越多,在过去的4周内,新西兰、俄罗斯、秘鲁、波兰、捷克和巴西的央行分别将基准利率上调了25个基点、25个基点、50个基点、75个基点和100个基点,这也使得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边际将会越来越紧。

安联首席经济顾问Mohamed El-Erian警告称,各国央行将在应对“滞胀”和“通胀”之间左右为难,这将对股市造成严重的威胁。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点是,持续飙升的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定程度将压制美股科技股的表现。

美股两大巨头爆雷,华尔街大多头警告:暴风雨来袭!

法国兴业银行策略师Albert Edwards表示,自今年年初以来,全球科技股已与美国30年期债券收益率“联姻”,如果美国30年期收益率从目前的2.1%上升到2.4%,这将使科技股价格下跌约15%。

作者:巫乐定,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