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纪念科尔奈|他提出了软预算约束、投资饥渴症、短缺经济

· Views 167

一位匈牙利老人的过世,在中国的经济学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当地时间10月18日,匈牙利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雅诺什·科尔奈(János Kornai)去世,享年93岁。雅诺什·科尔奈是世界经济学界大师级人物、社会主义经济的深入研究者,他曾多次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对如何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提出了改革理论。可以说,他的学术生涯与体制改革紧紧相联。
曾参与了“巴山轮”会议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已启动改革开放,科尔奈的思想正是在此时传入中国。短缺经济、投资饥渴症、扩张冲动、父爱主义、软预算约束……他对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描述词汇引起了中国学人的注意。
“年龄超过40岁的经济学家应该都知道这本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永钦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
王永钦说的这本书是科尔奈的代表作之一《短缺经济学》。
“这本书出版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大家也是觉得中国是短缺经济,就是感觉什么都缺,什么都不够用。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当时中国很多人穿的衣服只有蓝色等少数颜色。科尔奈就观察到计划经济时都有这个特点,他追根溯源找到了‘软预算约束’这个概念来解释计划经济中的这一现象。”王永钦说道。
早在1956年,科尔奈就撰写了《经济学管理的过度集中化》。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来自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深入分析和批判苏联式计划经济的学术著作。这部著作受到了东西方经济学家高度重视,因为它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内部的严重问题。
最早接触科尔奈的中国学者是吴敬琏。1981年,51岁的吴敬琏前往雅典参加国际经济学会的圆桌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他见到了来自匈牙利的科尔奈。科尔奈在这次演讲中阐述了自已的观点——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里,将必然出现短缺现象。吴敬琏不仅对科尔奈顿生“一见如故”之感,也把他的思想和观点分享给了其他中国学者。
1985年8月份,科尔奈和夫人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坐上了前往重庆的一艘游轮,参与了“巴山轮”会议。当时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参与制定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人物,很多当时的参会者并没有意识到,“巴山轮”会议后来成为了中国改革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
1985年9月2日-8日,中外30多位经济学家共同乘坐一艘从武汉开往重庆的邮轮“巴山号”,在轮船上召开了“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巴山轮会议”。其中中方最年长的经济学家是薛暮桥先生,时年81岁。最年轻的参会者是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时年29岁。巴山轮会议是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世界银行联合举办的,一共讨论了七八个议题,讨论的议题包括: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改革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推进?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No comment on record. Start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