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 Views 488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每一天,中国有超过2亿个快递包裹在路上奔跑。而10年前,日均不足1000万。过去10年,快递公司堪称成长型企业的典型代表,但A股快递公司带给投资者的回报并不佳,韵达、圆通、申通等公司市值从最高点下行最高达7成以上,顺丰股价2021年亦遭遇腰斩。

 

2016年,顺丰、圆通、韵达、申通在A股借壳,中通和百世在美股IPO,构筑起4500亿的行业市值,募资超过250亿元。此后,各家产能大扩张,在“仓、运、配”三个环节大幅改善效率,以规模效应和自动化设备压降成本,同时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2016~2020年间,四通一达的总资产扩张1000亿元,顺丰扩张670亿元;同时期6家公司业务量之和从200亿件涨至近700亿件,员工总数仅上升1成。

 

多年来,阿里嫡系百世以总亏损70亿元的代价获得了10%以上市场份额,甘当行业鲶鱼;2018年通达系退出丰巢,加仓菜鸟,与阿里实现交叉持股,并逐渐攫取7成以上市场份额;2020年,极兔入网,在义乌将快递单价最低下杀至1元之下,阻断了通达系寡头垄断的态势。这一年,全国快递平均单价下降10.6%,为近年来降幅最大的一年,全行业收入因降价减少了超过1000亿元。

 

快递从来不是独立的行业,电商巨头的举动对此影响深远。马云组建菜鸟,是为了“全国24小时必达”,备战日单1亿的大时代,让淘宝的物流体验赶上京东,却不料,正是充沛、便宜又快捷的快递产能,让拼多多从农产品成功切入。2020年全网快递增量198亿件中,184亿件来自拼多多,马云苦心孤诣搭建的物流之局,为他人作了嫁衣。浙江反倾销大棒举起,拼多多如何维系低运费环境,令人遐想。

 

极兔新获18亿美元融资,目标冲击日单4000万,顺丰降维切入电商件,京东物流成功上市,让整个快递市场的未来更加扑朔迷离。价格战,或许是下一轮并购整合的前兆。

 

商流的背后是物流,快递行业,是电商巨头的必争之地。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但已逐渐走到寡头垄断的关键节点。

 

80%的市场份额,已向头部的八大玩家集中。顺丰控股(002352)多年来在王卫带领下特立独行,刘强东决意打造的重资产京东物流(02618.HK)成功上市,市值突破2500亿港元,而阿里巴巴(BABA.N/09988.HK)在马云的布局下,已逐渐攒齐四通一达的股权乃至控股权,尽管这把愈磨愈锋利的宝剑,不经意间成了拼多多撕开淘宝包围圈的利器。命运的琴弦无声拨弄,令人讷言。

 

百世集团(BEST.N)和极兔速递,一个为阿里嫡系部队,一个由段永平的弟子操刀,与拼多多的义乌突围战关系匪浅,亦是行业最大的两条新鲶鱼。

 

这是一个看似由巨量劳动力推进的行业,但上市资产已经被锻塑成类TMT属性的技术密集型企业。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最近10年,中国快递行业业务量从23亿件增至834亿件,剧增35倍;与此同时,快递行业收入从570亿元涨至8800亿元,涨了15倍(图1、2)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此外,快递业这几年的时效和质量改善肉眼可见。不少普通快递件也已能做到两三天送达,且全程可视化可追溯,丢失率大幅下降。

 

30%~40%的业务年增速,不断改善的消费者体验,背后是高强度的固定资产投入、持续降低的人力成本。2016~2020年间,通达系总资产扩张了1000亿元,而顺丰扩张了670亿元,6家企业业务量从200亿件增至700亿件,员工总数增长仅1成。信息化智能化,已成快递行业的根本特质。

 

这是一个充分资本化的行业,但过去5年给予投资者的回报与其成长并不匹配。

 

从经营的基本面看,快递公司可以说是成长型企业的典型代表了,但A股快递公司带给投资者的回报并不佳。

 

以2016年末借壳上市成功的韵达股份(002120)为例,其股价从2019年8月28日最高的30.55元/股下降到2021年4月19日最低的12.6元/股,降幅高达6成。事实上,即使韵达近期价格略有回升,仍低于其借壳后新发行股份上市第一天的收盘价(2016年12月23日,前复权价格为17.81元/股)

 

不单是韵达,圆通速递(600233)股价从2016年末最高点的38.42元/股下降到如今的11.78元/股,降幅7成。申通快递(002468)从2016年1月最高点的45.52元/股下降到了如今的8.2元/股,降幅超过8成。顺丰控股2020年股价表现耀眼,但进入2021年后的第一个季度,巨亏10亿元,王卫都出面表态,不会有下一次。其股价相对最高点,已是腰斩。

 

快递公司于2016年先后密集借壳上市,成为当年A股一景,然而投资者若在这一成长行业持股5年,竟只会是白白陪跑一场。

 

快递行业究竟怎么了?

 

快递价格战为何越打越凶?菜鸟的出现,与丰巢的决裂,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中通快递(ZTO.N/02057.HK)、韵达股份、申通快递、圆通速递等公司的发展?当阿里逐渐掌控四通一达的股权,而这5家企业又已占据快递行业7成市场份额后,快递行业是否已走到变盘时点?

 

一切要从2016年快递企业的集体上市说起。

 

一、2016

 

2016年,几家主要的快递企业赶在一起上市了。其中,顺丰、圆通、韵达、申通均为A股借壳,并集中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的3个月时间里上市。而中通和百世则在美股实现IPO。

 

借壳之时,圆通、韵达、申通的估值作价基本都在170亿元左右,而顺丰作价433亿元。待到了新发行股份上市日,市场掀起了狂欢。顺丰当日收盘市值达到了1678亿元,约为借壳时估值的4倍。而韵达、申通上市首日市值约为借壳时估值的2.8倍。

 

拿下“快递上市第一股”名号的圆通则最为夸张,上市首日市值达到了801亿元,几乎是韵达、申通上市后市值的2倍,接近顺丰的一半。此时的圆通春风得意。2014年,圆通完成快递量18.57亿件,同比增长45%;2015年业务量达到30.32亿件,同比增长63%,市场份额高达14.67%,跃居行业第一。

 

圆通的市值狂飙,除了“第一股”的先发因素外,云锋基金和阿里创投的背书是一个重要因素。当时,中通、韵达、申通股权均为创始家族把控。中通上市前收购了部分网点股权,并引入渠道商成为公司股东,建立了同享机制;而圆通借壳时,引入了云锋基金、阿里作为持股5%以上的战略股东。

 

对比各家的借壳上市方案,圆通最为激进(表1)。顺丰、韵达置入上市公司时,都接受了原有壳资产的置换,差额部分再发行股份收购;而圆通借壳大杨创世,壳资产是由蛟龙集团(圆通实控人喻会蛟、张小娟夫妇控制)、云锋基金联手花费12亿元现金收购,这意味着圆通股东方将获得更高的股份发行。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此外,在募集配套资金一环,顺丰、申通的发行对象,均为外部机构,且申通实控人还借机套现了20亿元;而圆通募集配套的23亿元资金,也主要由喻会蛟、张小娟、阿里等认购。这意味着,在整个借壳方案的实施中,圆通实控人、云锋基金、阿里宁愿花钱,也要获得尽可能多的上市公司股份。

 

这种“要股票不要现金”的姿态传达给市场很强的信念。此外,四通一达均以电商件为主营业务,2014~2015年时,圆通业务量甚至在中通之上,市场份额第一,再加上阿里入股圆通,似乎意味着圆通日后有望获得阿里更多的资源倾斜,拿下更高的市场份额。

 

但后来各家的业务发展和股价走势,只能说,投资者想多了。

 

圆通2016年9月29日新增发股份上市,11月4日股价到达迄今为止的最高点38.42元/股,如今只剩11.33元/股(前复权价格,2021年5月7日收盘价),暴跌7成,几乎是这些快递上市公司中表现最差的一家(图3)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快递公司集体上市,包括曾经誓言“不上市”的顺丰,都“跟风上市”,与行业发展大势有关。

 

1985年,中国邮政成立EMS(中国速递服务公司),后者是中国第一家从事快递业务的企业。此后,国际快递巨头如DHL、TNT、FedEx及UPS等纷纷通过合资、委托代理等方式进入中国。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营快递企业发掘到其中机遇,迅速崛起。1993年,顺丰速运和申通快递分别在珠三角、长三角成立,1994年初,宅急送在北京成立。

 

2003年,阿里巴巴投资1亿元设立淘宝网,开启了B2C电商大发展的时代。此后的10余年,是中国民营快递业的黄金发展时期。中国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007至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由12亿件增至312.8亿件,年均复合增速为43.7%;全国快递业务收入由342.6亿元增至3974.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31.3%。

 

在中国,和电商一起快速发展的行业,或者说对电商快速发展起到巨大功劳的行业,快递可算一个。

 

这一时期,与早期顺丰、宅急送主导的直营模式不同的是,通达系以加盟的轻资产模式迅速扩张。2015年末,中国设有快递服务营业网点18.3万处,平均每一网点服务人口约0.75万。可以说,有效需求区域已基本渗透。

 

201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已赶超美国规模,成为全球第一,但2016年中国人均快递业务量约23件,仍低于美国,有较大上升空间。而当时国家邮政局对行业的规划则是,至2020年,快递年业务量达500亿件(人均36件),年业务收入达8000亿元(复合增速为26%),支撑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10万亿元,日均服务用户2.7亿人次以上。

 

国家邮政局希望,“十三五”期间形成3~4家年业务量超百亿件或年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快递企业集团,培育2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良好商誉度的世界知名快递品牌。

 

上市,才能有力借助资本杠杆,壮大自身实力,跻身航母快递,以大吃小。不上市的代价则可能是被超越,被吞并。市场这么大,谁不想当最终的王者?

 

至2017年10月,百世集团在美上市,快递市场主要玩家已在资本市场集结完毕。6家上市快递公司总市值达到了4500亿元,且在借壳或IPO中合计募集到了251亿元。到2020年,谁能拿下百亿单的规模?谁能成为市场期许的航母快递?

 

至此,岁月安好的局面消失了,大规模军备赛进入热身阶段……给4年后的价格战奠定了开打的硬件条件和资金支持。

 

二、2018

 

扩张产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成为这一时期各家快递企业的主题词。

 

这有多方面的合力。其一,是电商行业增速要求快递业的产能配套扩张。其次,美国快递巨头UPS、FedEX的成长历史显示,规模与成本成反比。从行业地位来看,谁能拿到更高的市场份额,将可以换回更低的成本,从而进入良性循环。最后,电子面单的引入,使得机器化、信息化成为效率革新的主抓手。

 

1. 统一信息流

 

电子面单的出台,对快递行业智能化改造的功劳,再怎么高赞也不为过。

 

菜鸟董事长童文红曾将中国物流行业的痛点提炼成“信息化程度低、缺乏统一标准、服务水平低下”等。菜鸟成立之初,马云就阐释过它的终极目的:希望通过建设中国智能骨干网,帮助商家货通天下,全国24小时必达,全球72小时必达。这无疑是个伟大梦想。

 

在另一次公开演讲中,马云则具体了一些,他说,中国一定会在几年后进入日处理包裹1亿件的时代,而快递企业完全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据童文红自述,最初的两三年,菜鸟内部就是吵架:这个方向行不行?那个方向值不值得一试?而梦想到落地的关键一步,是菜鸟电子面单,它统一了面单信息的行业标准,并打通了商家、消费者、快递公司及购物平台的快递信息流,使得快递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成为可能。

 

在卖家端,菜鸟开发了统一电子面单平台,上面集合了四通一达、EMS、宅急送、德邦、优速、天天、快捷、全峰等常用的快递公司,商家可以接入指定快递商家系统,电子打印批量出单,并具有充当拣货单、有效维权等多重好处;消费者端,快递物流动态可见,包裹丢失率也大幅下降;对于快递企业而言,由于具有统一格式的条形码,配合自动分拣中心和扫描设备,大大降低填单、中转、签收、售后各环节的人工成本。

 

随之而来的是全行业智能设备的加注、服务效率的大大提升,和消费者申诉率的极度下降。

 

2. 自动化产能大扩张

 

电子面单是推动快递业自动化产能扩张的主要功臣。通过扫描电子面单二维码、条形码等,自动化分拣系统能快速识别、处理、配送快递。

 

如韵达的第一套分拣交叉带的使用是2012年,但第二套却要到2016年左右,这并不是交叉带不好用,而是前端信息化程度不够,导致这些自动化设备用不起来。随着菜鸟推广电子面单和韵达自身的投入,2017年韵达电子面单达到了90%以上的渗透率,这让交叉带大规模使用成为现实。相比人工分拣,自动分拣的效率可以提升60%以上。

 

同时期,同样的革新也发生在中通。2018年一季度,中通电子面单的使用率提升到了94%。2017年3月末,中通一共只有17条自动分拣设备,到了2018年同期,已增加到了59条,这使其在包裹量同比增长36%的时候,分拨中心的平均人员仅增加7%。而到了2019年3月31日,中通的自动分拣设备达到了130条。

 

电子面单逐渐普及,IPO之后各公司粮草充足,主要动作基本一致:扩充枢纽中转中心,买地,上设备进行信息化、智能化。

 

A股各家快递公司的“投资状况分析详情”中,韵达披露的数据相对具体。按投资金额来核算,2017~2020年,韵达在分拣中心上投入了合计94亿元,车辆投入25亿元,土地投入14亿元,IT设备及服务投入8亿元(表2)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这些投资的成果主要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三个子项目中,即“固定资产”(中转场、车辆、机器设备等)、“在建工程”(未完工状态下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土地及软件)

 

即使是行业一哥顺丰,每年“重大资产变化”的相应说明中,主要也是在这几块资产包上进行拓展(表3)。不同的是,由于顺丰主打商务件的定位区隔,其在建工程增长除了中转场投入,还有飞机改装项目及产业园项目等。2015年,顺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规模分别是78亿、16亿、23亿元,到了2020年末已扩张成224亿、54亿、106亿元。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再来观察“通达系”中在A股上市的韵达、申通、圆通三者的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可以看到,上市后,几家公司均保持了高强度的投入。而2018年成为一个明显分水岭。

 

2018年,3家公司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普遍猛涨,如韵达固定资产当年同比增长67%,在建工程则同比增长高达148%,可见投入力度之大。而申通、圆通2018年固定资产同比分别扩张了106%、81%。

 

事实上,2018~2020年的短短3年时间,韵达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这三项资产之和从37亿元涨到了139亿元,扩张了整整100亿元。而圆通(从55亿元到145亿元)、申通(23亿元到68亿元)也各自增加了90亿、45亿元(表4)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3. 人力成本高企?

 

产能大扩张,让快递行业人力成本的高企,变成了伪命题。

 

在国内快递市场,顺丰以自营为主,负责揽收、中转运输、派送全部环节。而韵达、申通等四通一达,末端网点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是独立第三方持有,通达系等只负责干线运输及中转服务。2016年集体上市后,快递行业大规模自动化、信息化,大大缓解了对人力的需求。

 

以韵达股份为例。

 

2015~2018年间,职工薪酬在其营业成本中的占比从17%下降到了4.7%,是各类成本支出中占比缩水最厉害的一项(表5)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从绝对金额看,韵达职工薪酬支出在2015年,为5.9亿元,到了2018年,只有4.7亿元。

 

2018年,韵达快递单量几乎是2015年的4倍,但运输成本只有3倍(20亿到58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其职工薪酬反而下降了20%(从5.9亿到4.7亿元)。这说明人力成本极大地被压缩了。如果处理相同的单量,在效率没有提升的情况下,理论上,职工薪酬开支要从2015年的5.9亿元上涨到23.6亿元才合理,这里面节省了近19亿元的人力开支。

 

这两块成本,如果2018年是线性模拟2015年的成本,4倍单量情况下,运输成本将是80亿元,人工成本是24亿元,合共达到104亿元,但实际上,其2018年这两块成本加起来仅63亿元,最大的两块成本节省了40亿元之高。

 

与此同时,2015~2018年间,韵达的装卸扫描费从1.2亿元上升到了10.25亿元,主要是2016年从1.2亿元涨到了5.7亿元,后来的涨幅和单量的增幅基本同步。这块成本增长,主要源于自动化分拣中心的建立、电子面单的推广。

 

而折旧摊销的成本也上去了,从0.93亿涨到了6.1亿元,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如机器设备、智能设备、运输车辆等的规模上升,从而导致折旧上升。

 

不过,装卸扫描与折旧摊销,总成本也仅从2.1亿元上升到16.3亿元。按线性推广的模式,2018年4倍单量对应8.4亿元成本的话,这两块开支仅比旧模式下增加了8亿元。

 

两相对比,40亿元的运输成本与人力成本节约,明显优于8亿元的装卸扫描与折旧摊销的开支增加。这一局,机器赢了,但逐年攀升的资产规模,很快将迫使各家加入到价格战中。

 

4. 二选一:菜鸟驿站PK顺丰丰巢

 

在看得见的轰轰烈烈的行业大扩产之余,看不见的势力划分也在悄然进行。

 

随着快递单量每年超高速增长,超百亿单的增量,依靠快递员挨家挨户上门每单派送入户,已然不太现实。除了大规模投建枢纽中转场、自动分拣设备、自有车队,如何改善末端派送效率,也一直是各家巨头所关心的。

 

在终端,快递柜和驿站是两种解决方式。这两种思路的主导者一是顺丰,一是菜鸟。

 

阿里巴巴公告显示,2014年3月,菜鸟网络成立,阿里巴巴投入24亿元,占股48%。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分别持股1%。复星、银泰、富春控股亦为其重要外部股东。

 

2016年3月,菜鸟融资百亿元,知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淡马锡控股等参与,阿里持股略降为47%;2017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以53亿元增持菜鸟,增资后,其持有菜鸟股权将增加到51%,并新增一个董事席位,从而占董事会7个席位中的4席。2019年11月,阿里再次投入233亿元,将在菜鸟的持股权从51%提升至63%。

 

而2015年6月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丰巢”)成立时,初期投资额为5亿元,顺丰持股35%。申通、中通、韵达、万科旗下的物流服务商普洛斯等亦共同投资参与创建。

 

无论是驿站还是快递柜,通达系两头同时押注,与菜鸟、丰巢之间均存在密切合作关系。如韵达股份在2016年年报中提及,当年度已相继完成对菜鸟、丰巢的投资增资行为,且“公司已和深圳丰巢、速递易、云柜、中集、富友等各大智能快递柜公司开展合作,合计日均投递量可达55万件”。

 

然而,同时耕耘终端市场,且对物流行业有勃勃雄心的菜鸟和顺丰,几乎势不两立。2017年6月,顺丰与菜鸟就上演过一次“相互封杀”。菜鸟公告称顺丰关闭了对接菜鸟的物流数据接口,停止给淘宝平台上的包裹回传物流信息,顺丰则称菜鸟以安全为由单方面切断丰巢的信息接口。腾讯、京东、美团、圆通、苏宁、网易也迅速表明态度“站队”。最后双方在国家邮政局斡旋干预之下,恢复合作。

 

两大巨头的夹缝中,通达系的尴尬不言而喻,到了2018年,撕裂对立已在所难免。集体加仓菜鸟、退出丰巢,就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发生。

 

2018年1月,根据申通、韵达等公司公告,丰巢再次融资20亿元,投后估值90亿元。融资前,王卫控制的4家企业合计持有丰巢41.4%股权,韵达持有14%股权,中通持有10.36%股权,申通持有9.45%股权。而上市时就已接受阿里投资的圆通速递,不在丰巢的股东名单里(表6)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根据公告,在这次合计20亿元的融资里,顺丰系合计投资超过8亿元,韵达通过新平台宁波福杉继续投资了2.8亿元,申通也继续拿出了1.82亿元跟投。

 

5个月之后,画风突变。2018年5月30日,韵达发布公告称,参与菜鸟旗下的浙江驿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浙江驿栈”)融资。根据中通的公告,浙江驿栈即菜鸟驿站的运作机构。

 

这次融资充分体现了阿里的资本运作技巧。2017年7月,浙江驿栈方才成立,阿里搭了个平台,出了1.3亿元资金,占最初的100%股权。2017年当年,浙江驿栈营收0.13亿元,但亏损2.9亿元;2018年一季度,其继续亏损1.1亿元;融资时净资产为负(表7)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即使如此,2018年5月,圆通、中通、韵达等进入时,参股成本已高达28.57元/注册资本,且合计出资31.67亿元。其中,圆通、中通各出资10.75亿元,拿到15%股权,并获得了一个董事席位。而韵达出资7.17亿元,占股10%,没有董事席位。申通、百世、云锋基金各出资1亿元,分别占股1.4%。

 

而菜鸟由于最早出资,占股最高,本次虽未出资,依然占有55.8%股权,并且拥有3个董事席位(表8)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对比来看,在丰巢设立并一路融资的历程中,顺丰几乎都是出资的大头、主力。

 

或许正是此次融资极大地惹恼了顺丰。半个月后的2018年6月14日,申通、韵达等同时宣布退出了丰巢的持股。其中,申通处置9.09%股权,以此前融资时的90亿元估值为基准,收回投资8.18亿元,当年实现投资收益2.98亿元。而韵达处置丰巢股权收回投资12.12亿元,实现了5.88亿元投资收益。在此之前,中通已从丰巢股东名单中消失。

 

加注菜鸟,退出丰巢,被迫选边站,或许不是韵达、申通等的本意

 

如果市场有能够相对制衡的力量,快递公司本是乐见其成的。而此时,丰巢已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的75000个社区,完成逾11万台柜机的布局,一线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5%,处于快递柜行业的第一位。且在丰巢柜的使用中,顺丰自身只占了10%。

 

在快递柜这一行业,菜鸟同样有布局。截至2018年5月,市场第二名的中邮速递易已拥有8.4万组智能快递柜,覆盖225个城市,日均投件量达到225万,而菜鸟正是在2017年与顺丰相互封杀后一个月时间,成为其股东。

 

为何退出丰巢,韵达及申通在清退股权的公告里均未明确表达。但据澎湃新闻相关报道,有内部人士透露,“顺丰作为丰巢大股东,在通达系快递入股其他公司问题上很强硬,要求通达系快递公司从丰巢退股”。

 

在丰巢股权上,通达系与顺丰彻底做了切割。而此后,阿里进一步加速布局通达系各快递企业股权。从电子面单搭建,大规模上市,投入干线建设,扩张产能,到入股菜鸟驿站,放弃丰巢股权,及至接受阿里入股,身不由己也好,利益绑定也好,阿里一步步掌控了通达系更高的话语权。

 

三、2020

 

多年来,与快递企业业务量大幅上升相对应的,是快递件平均单价的一路走低。2020年,多种因素诱导下的价格战,则让当年的快递单价再次出现大幅下滑(图4)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一方面,快递企业需要在资本开支、科技创新、自动化投入、运能提升、路由规划等方面持续投入资源;另一方面,还需要在末端建设、服务管控、利益平衡等方面持续具备精细管理和网络协同能力。

 

而在大规模包裹存量及每年百亿级增量环境下,市场端充分的价格竞争和企业端成本的微妙波动,对快递企业和网络加盟商的现金流、营业利润、融资能力都构成了强大挑战。

 

1. 极限产能的测定

 

价格战能打起来,快递全行业的产能扩张,超过了需求订单的增长,是主因。

 

如果说,固定资产等财报数据只是快递企业产能投入上的量化呈现,那么双十一的表现,就是检验快递业产能扩张效果的最好机会。

 

每年的双十一,是整个快递行业最重要的营收窗口期,这一时期快递行业运力全开,其数据能充分反映全行业的极限产能,或者说峰值产能。我们不妨从双十一的包裹数据和时效,来倒推全行业产能的增量。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2015年双十一全天,各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递包裹1.48亿件。而到了2020年11月11日,当天共处理快件6.75亿件,再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2015~2020年间,快递行业的整体产能,近似扩张了3.5倍(图5)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但同时,2020年,全网快递业务量相较2015年仅增长了3倍(207亿件至834亿件)。这表示,这一时期,快递行业产能的提升速度,是快于需求端的增长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了备战双十一形成的产能,在平峰时期,快递企业是吃不饱的。这些都给价格战埋下了伏笔。

 

这大大改善了电商的购物体验,如2013年,天猫1亿个包裹签收,耗时9天;2015年,耗时4天;2018年,耗时缩短到了2.6天(图6)。快递爆仓等新闻,这几年也已不再是常态。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2. 机器与人

 

2015年双十一当天,天猫的累计物流订单为4.68亿,累计电子面单生成量1.21亿,由此测算,当年的电子面单渗透率仅为25%。

 

到了2021年,大型快递公司几乎都100%使用了电子面单。配合电子面单体系的,则是大规模自动化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建成。如中通的自动分拣线从2016年的8条(全部为小件包裹)大幅增加到2020年的339条(其中119条为大件包裹,其余220 条为小件包裹)

 

机器取代人工,更为寻常。从快递公司这几年的员工总数来看,增速远远比不上产能的扩张速度、营业量的增长速度。申通、中通仅微弱上升,2020年末的员工人数相比2016年末分别上升了20%,而顺丰、韵达、圆通、百世的员工人数甚至均出现了下降。如韵达2016年业务量为32亿件,2020年业务量达141亿件,涨幅340%,而员工数反而降低了1成(表9)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在各快递网点,由于丰巢等快递柜、菜鸟驿站的投入使用,相较过往的派件入户,终端派送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韵达曾在年报中持续公布前十大网点的快件处理量和员工人数,我们不妨以深圳网点为参考,来感受下快递柜和驿站的“降人工”威力。

 

多年来,深圳一直是韵达业务量第一的城市。2017年,韵达深圳网点揽件2.5亿单,总服务量3.9亿单,员工6320人;2020年,深圳网点揽件5.8亿单(上升131%),服务量12.2亿单(上升214%),而员工只有7685人,仅上升了2成,远低于同期业务量的上涨(图7)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机器取代人工,当然有助于快递业产能的提升,但如此一来,价格战反而更容易打起来了。

 

首先,各家为了争夺份额老大,都进行了产能扩张,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成为决胜基础。而固定资产大规模扩建,摊销折旧的成本相应上涨,对利润形成影响。既然场地已然扩张,既然主要依赖机器设备处理,在行业需求增速不及产能涨幅的情况下,当然是接越多的单子越好,对前端销售的激励政策将会趋向更为激进。如果和从前那样依靠人工,件量增多时加人工,件量少时减人工,成本反而是弹性的。

 

而在这个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改造过程中,中转成本、运输成本等一压再压。如韵达年报显示,2020年,其转运中心自动化设备处理能力同比提升30%,综合操作效率同比提升32%,人均效能同比提升14%,车辆平均装载率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单票人力成本同比下降10%左右。在综合施策下,2020年,其单票成本为2.06元,同比下降27.21%,可比口径下连续6年呈下降趋势。

 

3. 鲶鱼:极兔与百世

 

快递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产能提升、成本下降带来的降价压力,还在于这个行业,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生存的行业。没有哪个电商平台,会放弃压缩物流成本的想法。

 

2016年,快递行业格局基本是“顺丰主营中高端商务件、通达系经营电商件、八名开外小型快递”的三层结构。但鲶鱼始终存在。

 

在全国快递价格最低的金华市,2021年4月因“低价倾销”被邮政局处罚的极兔、百世,和中国两大主要电商平台之间颇有渊源。

 

百世是阿里嫡系,2007年在杭州成立,次年就获得了阿里巴巴和富士康A轮融资1500万美元。根据阿里历年年报,2017年9月,百世上市时,阿里投资了17.29亿元,持股达到了23%;2019年9月,阿里认购了其6.8亿元可转债;2020年6月,阿里再次认购其10.2亿元可转债。从时点来观察,这两笔可转债的发行,正对应着国内快递价格战开始启动与最激烈的时候。

 

百世2020年报显示,目前阿里持股的投票权已经微弱超过了百世创始人周韶宁。截至2021年2月28日,阿里巴巴(包括菜鸟网络)总共持有百世17.3%的A类股(对应1份投票权)和100%的B类股(对应15份投票权),约占公司46.7%投票权;而周韶宁持有100%的C类股(对应30份投票权),约占总投票权的46.4%。阿里与周韶宁各拥有2个董事会席位提名权。

 

在经营上,百世主要涉足供应链服务、快递、快运三大业务。2020年财报显示,作为阿里嫡系,其不可避免地承担着一些“系统任务”,如在东南亚扩张,承接Lazada(来赞达为阿里巴巴收购的电商平台,此前为东南亚电商一哥,后被腾讯为第一大股东的Shopee即虾皮反超)的部分物流业务,2020年菜鸟为百世贡献了8.08亿元营收,而Lazada则贡献了1.26亿元。

 

与此同时,百世也是低价策略的忠实执行者。从财报表现不难看出,冲业务量而非盈利,才是其主要的经营KPI。2016~2020年间,百世快递的包裹量从21.66亿件升至85.35亿件,增长了3倍,而全行业同时期业务增幅仅1.6倍(313.5亿件到833.6亿件)2014至2020年的7年时间,百世营收翻了10倍,但市场份额扩大的背后,是累计净亏损71亿元。在价格战最为惨烈的2020年,百世足足亏损了20亿元(表10、11)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极兔,是杀起价来不亚于百世的新鲶鱼。尽管拼多多拒不承认与极兔有股权上的关系,或是独家合作协议等,但极兔的旋风式打法,和拼多多如出一辙。

 

极兔成立于2015年8月,最早在印尼布局。极兔的创始人李杰,和黄峥一样,亦是段永平弟子。他是OPPO印尼的创始人、前任CEO,极兔最开始的业务就是配送OPPO。OPPO一直是东南亚第一大中国手机品牌,拥有成熟的营销网络。

 

2017年,极兔已成为东南亚排名第二的快递公司,此后相继在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开展业务。成立仅4年时间,极兔速递业务已覆盖东南亚全境,拥有100多家大型转运中心、600多台自动分拣设备、3500多辆自有车辆,同时还运营4500多个自营网点和1000多个加盟网点,员工数量超过6万名,2019年收派包裹超过7亿个,约占当地20%市场份额。

 

2019年,极兔杀回最肥美的中国市场,通过收购上海龙邦速运,取得快递经营资质和网络,并在2020年3月正式起网。仅6个月时间,极兔网络实现全国省市核心城市覆盖,日订单量一路高歌猛进,从500万迅速蹿升至1000万、2000万。

 

在极兔的凌厉攻势下,快递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的态势,被迫中断。2016~2019年间,中国快递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前八大品牌市占率)从76.7%上升至82.5%;在2020年,由于极兔蚕食市场份额,CR8微降至82.2%;而到了2021年一季度,CR8进一步下降为80.5%(图8)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4. 价格战:残酷内卷

 

价格战究竟是谁引起的,似乎已无足轻重了。但分析各家立场,博弈的结局都将导向价格战。极兔、百世的厮杀,将价格底线一再下拉,逼迫其他友商随同亏损。

 

本身具有成本优势的中通、韵达等,有理由为了维持相对份额排名,主动发起价格战。

 

如2020年,韵达单票收入下降了21%,而其单票成本下降了27%。在价格战中,为了稳住网点,2019年,韵达甚至开始改变营收模式。此前,韵达只收取中转运输费用和面单费用等,而派送费用由派送网点向揽收网点直接收取,韵达只是居间结算。2019年开始,韵达统一揽收,再统一向加盟网点采购派送服务。2019年,韵达派送服务成本174亿元,收入155亿元,意味着通过总部补贴派送服务,向末端让利。

 

而中通单票成本在2020年四季度同比下降了12%,至1.08元;单票收入同比则下降了足足20%,至1.41元。在成本优势下,中通有更多空间主动下调价格。在激烈的价格战中,中通竟然还在2020年成功将市场份额提升了1.3个百分点,至20.4%。

 

而2020年单票降价幅度仅5%的申通,在这一年足足丧失了1个点的市场份额(图9)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此外,由于商务件增速缓慢,一哥顺丰上市后业务量和营收增速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9年5月其针对电商市场推出特惠专配产品,和中通、韵达等一起内卷,进一步加重了竞争态势。

 

2020年一季度,疫情封门,唯有顺丰的单量逆势同比增长77%。2020年全年,顺丰以电商件为主的经济件板块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增长64%,业务量同比增长156%,成为顺丰整体业务量规模增长的最主要动力。2020年二季度,顺丰之外的各家快递企业为了补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触发了价格战。

 

2020年,全国快递平均单价下降10.6%(或1.25元/件),为近年来降幅最大的一年。这既有上半年成本的因素,也受整体竞争格局的影响。若按全年834亿件快递量来计算,由于价格下降,全行业收入减少了超过1000亿元。

 

5. 集中趋势被截断

 

价格战,影响着快递业和电商势力的重新划分。

 

在物流行业,阿里是投资最为执着的巨头之一。除了一早布局百世与圆通,2018年6月,阿里用11亿美元认购中通快递11%股权,成为其二股东;2019年7月,阿里获得申通控股大股东上海德殷德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49%股权,并获得剩余51%股权优先购买权;2019年韵达年报中,阿里创投作为第七大股东现身,目前持股占比2%;2020年,阿里再次斥资66亿元向圆通实控人喻会蛟收购12%股权,目前阿里巴巴、阿里创投分别为圆通第二、三大股东。

 

再加上通达系普遍持有菜鸟网络、菜鸟驿站等的股权,一方面,阿里与通达系之间实现完全的交叉持股;另一方面,双方在菜鸟裹裹、电子面单平台、驿站等业务上亦颇有交集,阿里系从战略、从业务、从股权上已深度渗透通达系。

 

上市之后,通达系五虎将的市占率从2016年底的56%上升至2019年底的73%,对顺丰、京东快递构成极大的压制力(表12)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事实上,通过大规模的智能化运营,与2015年相比,通达系不仅是市占率有了提升,资产规模加总已超过了顺丰:4年时间,通达系总资产扩张了1000亿元,而顺丰仅增加了670亿元(表13)。在送达时效、申诉率等方面,通达系与顺丰在经济件上的差距也已经不大了,电商购物体验有了显著上升。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如果不是2020年疫情期间,直营模式的邮政、顺丰和京东坚持经营,顺丰市占率趁势提高了2个百分点;如果不是极兔在2020年横刺里冲将出来,一己之力搅局成功,拉动全行业巨头价格跳水,2020年,极有可能是通达系再扩大战绩的一年。

 

2020年,中通、韵达、申通净利润分别下降了24%、47%、97%,百世的亏损更是扩大了9倍,而顺丰净利润上涨了26%,其年度市值涨幅高达145%,韵达、申通、百世市值则分别下滑了39%、48%、66%。到2020年末,年度营收达300亿元的百世只落得了52亿元的市值,只剩上市时的2成(表14)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6. 反杀局中局

 

马云改造快递,是为了更好卖货,但快递改造好,比他更会卖货的人却出现了——2015~2020年间,物流效率提升、网络下沉、成本下降,最大受益者不是阿里,是2015年方才成立的拼多多。

 

切开天猫和淘宝的口子,拼多多的核武器是农产品。而农产品上行的硬件基础,正是廉价且快捷的快递。这可太有意思了。

 

黄峥曾就拼多多的竞争格局打过一个比方,“好比一桌人吃饭,淘宝刚起来时桌子是空的,而拼多多起来时,已经有5个人在桌上了,你在桌下硬要上去吃饭,但桌上的人不愿意你上来,桌下的人也不愿意你上去,我必然会受到双重打击”。

 

要破此局,拼多多找到的切入口是农产品。这个连着生产者和消费者最多的品类,在以前的电商发展史上却处于极度边缘的位置,因为农民既没有钱买流量,也承担不了高昂的快递成本,消费者也难以忍受四五天才到货的农产品发臭损坏。快递的提速,让拼多多得以从这里一刀下去,切走了阿里的大块蛋糕。

 

某种意义上,正是马云本人,一手打造了让拼多多胜出的最重要的生态环境;而拼多多,也给快递物流行业贡献了最大的增量。

 

2018年,拼多多产生111亿个订单包裹数。

 

2019年,拼多多产生197亿个订单包裹数,同比增长77%。同一年,快递行业平均增速为25%,拼多多的单量占到了快递行业整体的31%。

 

2020年,拼多多共计产生383亿个订单包裹数,同比增长94%,而行业增速为31%。

 

拼多多单价低,商家对邮费成本更为敏感,2020年拼多多订单增速甚至超过了2019年,这和2020年凶猛的快递价格战不无关系。2020年疫情期间,1月,拼多多宣布对坚持发货的商家给予物流补贴,每笔订单补贴奖励金2~3元。2月13日起,补贴进一步升级,商家只要发货就可获得4元奖励金/单。

 

更可怕的是,2020年,拼多多新增包裹数为186亿件,而全网新增也只有198亿件,拼多多增量贡献了快递全网增量的94%(表15)。势如破竹的发展态势,岂能不让阿里心惊?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即使韵达、申通、圆通默契地不在年报里具体提及拼多多的名字,而是用拼购电商来指称,但拼多多成为快递增量业务主要甚至唯一来源,已是铁一般的事实。

 

2019年4月的股东信里,黄峥称,拼多多的物流电子面单系统,在短时间内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二大电子面单系统。2020财年,拼多多活跃用户数量首次超过阿里巴巴。

 

快递行业按照马云的意愿改造了,发起菜鸟时,阿里占有大约6成的B2C和9成的C2C市场,他料到了快递行业迎来每天1亿个包裹的时代(2017年实现了)他为之竭尽全力,推动行业革新,推动行业扩产,却不曾料到,增量的时代由他人主宰……而屠龙之刀,由自己锻造

 

拼多多的横空出世,让快递行业的格局演化,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影响因子。作为电商平台,在没有参股快递企业的情况下,它没有任何动力坐观快递企业提价。人们怀疑拼多多与极兔的关系,是因为,拼多多的确需要一个极兔,来维持现有的低价局面。

 

7. 浙江反倾销

 

2021年一季度,恶战还在继续。中国的快递定价权在浙江,而浙江定价权又在金华(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即隶属金华市)。2021年一季度,浙江省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占全国的21%、12%,仅次于广东,平均单价仅5.7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0.2元)的56%,也远低于广东的9.2元/件。

 

快递业务量前50大城市中,浙江省占据8个,分别为金华(义乌)、杭州、温州、宁波、台州、嘉兴、绍兴、湖州,价格洼地和虹吸效应明显。其中,2021年1~4月份,金华快递业务量高达32.66亿单,远超所有一线城市。

 

从不同城市的快递单价看,上海单价最高,达44.11元,这是因为上海坐拥中通、圆通、韵达总部收入,造成数据偏差。而深圳、杭州、东莞、苏州每单快递价格均在11元左右;广州、成都相对较低,分别为8.7元/单,9.4元/单(表16)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到了金华(义乌)这个地方,每单均价低至2.84元,为广州的1/3,深杭苏莞等地的近1/4,相比2020年再度下跌。零售的利润率很薄,巨大的物流价格优势让更多商家选择将仓库放在义乌,从义乌发货,赚快递的差价。

 

极兔搅局,正从义乌开始。2020年,极兔在义乌的快递价格一度低至每单0.8元,而被罚之前,极兔每单价格多在1元,有时候是1.2~1.3元。据媒体报道,在4月9日因低价倾销被浙江省义乌市邮政管理局处罚后,极兔随即将每单快递价格涨了0.4~0.5元,达到1.4~1.5元。此后极兔多次涨价,现在最低每单1.65元。低于1000票,每单价格则要1.8元左右。

 

相应地,申通、百世、圆通、中通等公司也进行了多次涨价,各家每单涨幅在0.3元~0.5元。2021年一季度,中通、韵达等财报数据普遍回暖。

 

但价格战会就此终结吗?不一定。

 

8. 融资、并购、整合,硬仗或将继续

 

从美国的经验看,价格战是快递行业高增长时期难以避免的宿命,FedEx等巨头是在欧美快递业经历近20年的增长进入成熟期后,基本完成行业整合,才占定市场份额,逐渐释放利润的。安信证券、中金公司相关研报指出,价格战中,由于技术落后、服务较差、成本难以控制等原因,市场份额较低的公司在时效、价格上都弱于头部公司,并会逐渐退出市场。

 

竞争激烈阶段,头部公司利润率受到挤压,落后公司均出现亏损,并通过兼并收购或转型等方式逐步退出,随后行业见底。对于头部公司而言,发展初期各有优势,但在后期业务模式会互相渗透,在这一过程中依然存在低价策略,能否做好内部产品定位和分层以顺应甚至创造市场需求是关键。

 

待格局稳定后,快递公司的单票利润会企稳回升,龙头企业现金流充沛,回报率高并且存在壁垒。以UPS为例,过去10年,其单票净利润逐步回升,扣非净利润率围绕8%的中枢稳步小幅提高,并且现金流充沛;在业务成熟阶段,其自由现金流与净利润基本相当(即资本开支与折旧相抵),ROIC(资本回报率)从10%左右提升并且稳定在20%~25%水平。

 

在此过程中,根据安信证券的观察,快递公司的市值与业务量基本呈正比。

 

在中国高增速的快递市场,在价格战与市场份额的争夺压力中,并购整合正趋于加速。2018年,顺丰吃下敦豪中国区业务;2020年,京东收购跨越速运;2021年,韵达成为德邦二股东。而顺丰则对嘉里物流发出要约收购(表17)。一些经营不善、十名开外的快递公司如全峰快递、速尔快递,则濒于破产边缘。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极兔入场之前,除了百世,其他快递企业都赚到了一些钱,攒下了一定家底(表18)。如韵达2019年末理财产品有近70亿元之巨。而申通刚刚发完让人大跌眼镜的2020年报,又提交了一份利用闲置资金购买不高于30亿元理财的公告。

 

快递江湖,血战未了

 

而大规模的融资支持和资本开支也在路上。

 

极兔速递于2021年4月17日,宣布完成18亿美元战略融资,领投方为博裕资本,跟投方为红杉资本、高瓴资本。而据报道,极兔为2021年定下的目标是4000万日单。这意味着,短期内极兔想完成目标,还可能将依靠低价补贴策略。而眼下被现金流匮乏折磨的百世集团,也被传出将回港二次上市。

 

搅局者来势汹汹,头部企业则早已备好粮草。2020年,中通回港上市,再次募资98亿港元。其为2021年设定的目标是完成229.5至238亿件的包裹量,对应同比增长35%~40%。

 

韵达2018年定增募资39亿元,2019年后通过中短期票据又陆续融资30亿元。顺丰上市时募资80亿元,2019年通过可转债募资58亿元,眼下又在开启新一轮200亿元的募资,以投向鄂州机场、设备自动化等项目。

 

此外,2021年,京东物流成功IPO,市值突破2500亿港元,募资247亿港元。在2018~2020年期间,京东物流的A轮战略投资者累计为其提供超25亿美元融资,包括中国人寿、平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巨头。

 

京东快递的能力也已从内部服务到对外开放,其2018~2020年间收入分别为379、498、734亿元,而京东集团及其关联人产生的收入占比则分别为70%、62%及54%。多年前,刘强东曾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信心十足地说,未来能在国内物流业立足的,只有顺丰、京东两家。

 

从市场各方的姿态看,虽有涨价的动作,但完全没有躺平的想法,进一步的内卷在前方等待。

 

中信证券也预计,激烈的价格战仍将贯穿2021年全年。“行业大体格局确定前,任何价格停战动作都被证明无效。”

 

快递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电商竞争本质是供应链竞争,供应链竞争是要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多维一体,缺乏任何一维,都无法赢得竞争。反垄断法的紧箍咒之下,阿里是否会继续加强对通达系的控制,也未可知。即使阿里能够进一步加强对通达系的控制权,形成默契全行业涨价,但极兔会答应吗?拼多多会答应吗?

 

复杂的博弈盘面下,谁将最终成为胜者?对电商版图的影响又将如何?我们继续观察。

 

作者:陶娟,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新财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If you like, reward to support.
avatar

Hot

行情就是这样,没办法避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