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分享一下别人上《孙子兵法》感悟:

· Views 450


第一、百战百胜的办法是只打能赢的仗


可能是诸葛亮的“智而近妖”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三十六计的成语也经常在耳边环绕,所以我一直对《孙子兵法》存在一个误解,以为这就是一本教人如何做计谋的书。认真听完课才发现自己完全低估了中华民族老祖宗的智慧,这哪里是《孙子兵法》,明明是《博弈论》和《战略管理》啊。


《孙子兵法》完全不是所谓的“锦囊妙计”,它通篇都是在讲如何才能做到“不败”。那么如何才能不败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谋划全局,计算胜率。胜算不大,就继续静待天时地利人和等要素的时机成熟。总之,打仗就是,在我要的时间,我要的地点,以我要的方式和尽可能低的成本,打一场一定会胜利的战争。也可以理解成,用最强的准备打最弱的对手。


在《孙子兵法》的逻辑里,“以少胜多”的传奇和“硬碰硬”的故事是不存在的。这两种情况都只适合拍电影。打仗的唯一目的就是赢,没把握就不要打,要打的话能用冲锋枪就不用刀。


第二、打败仗的原因很多时候是没把打赢当成打仗的根本目的


最典型的案例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从战略上讲,益州疲敝,休养生息扩大版图,养精蓄锐再图北伐是上策。但诸葛亮骨子里是想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而且年纪也是硬伤,所以就在多种因素作用之后,选择了一个预算约束下的最优方案——速战速决。司马懿则在战略上明显更胜一筹,任你风吹雨打我就是龟缩不出,忍住守住,熬死你。打到最后就是比年龄,比健康,比国力,而诸葛亮最耗不起的就是这个。说实话,我一直不认为诸葛亮想不明白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想法太多,所以没得选。


总之,当战争的目的不只有打赢这一个,还有报恩,荣誉、复仇、面子等目的,你的破绽就出来了。


题外话,《军师联盟:虎啸龙吟》里面最有争议的一段,是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女装嘲笑他像个女人不出来一决雌雄。而司马懿则干脆穿上女装,隔水诵读《出师表》把诸葛亮气吐血了。这一段基于原著的演绎,我到现在都觉得精彩绝伦,极富想象力,因为太符合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个人的逻辑了。你想,诸葛亮此生的锥心之痛莫过于难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师表》更是含辛茹苦,拳拳之心溢于言表。诸葛亮着急的很,司马懿却不着急,而且还恶心你,往你最痛的地方捅刀。你说诸葛亮能不吐血吗?当然,这一口血喷出来,诸葛亮也终于从“妖”变成了“人”。这一段演的真绝了。


第三、资产配置的本质其实就是先求“不败”


“资产配置”这个理念,经常会受到客户的挑战。归纳起来即使三点:第一,资产配置不够刺激。第二,我给你做资产配置的这么多钱,压根就不是通过资产配置赚来的,凭什么让我相信资产配置可以赚钱。第三,资产配置没用,跌的时候也还是跌。


其实,资产配置有效的基本前提是时间需要拉长。赌赢一把谁都可能,想要暴富的话,只要经验、资本、机遇和运气刚好叠加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长期稳定增值,胜率的作用就大了。无数个“不败”累积在一起,意味着“复利效应”的体现,那么中长期稳定增值的效果就出来了。所以问题不在于资产配置,而在于资产配置的结果所带来的价值,我们的客户是否真的明白了,或者我们是否表达明白了。


最后用《孙子兵法》的知胜者有五来总结: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Disclaimer: The content above represents only the views of the author or gues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ny views or positions of FOLLOWME and does not mean that FOLLOWME agrees with its statement or descrip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For all actions taken by visitors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FOLLOWME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does not assume any form of liability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promised in writing.

FOLLOWME Trading Community Website: https://www.followme.com

Zoro跑跑
Total 8 FCOIN reward
avatar

Hot

好👍

-THE END-